| [打印] |
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广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了大批八、九层的住宅楼,受当时建设条件所限,加上规划失当,这些住宅楼大多没有安装电梯。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住在这些多层住宅的老人不可避免遇到了上下楼难的问题,许多老人上一次楼要花半个小时,还有许多腿脚有毛病的老人、残疾人以及孕妇、病人上去后下不来,只能呆在家里。据了解,广州约有5万幢这类建筑,至少容纳了150万个家庭,如果每户有一个行动不便的人,就有超过150万人受困。
在广州,几年都没有下过楼的老人不在少数,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是在坐监,我们困在这里等死!”
这些多层住宅的住户许多是中低收入者,随着房价的飙升,他们没有能力购置电梯房,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加装电梯上。但,如果缺乏政府和单位牵头,任何个体住户都难以协调这种利益错综复杂、资金筹措困难又牵涉诸多审批部门的事情。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陷入了一个“谁指导,谁组织,谁承办”的困局。
去年,在广东省政协推动下,广州被确定为加装电梯试点城市。遗憾的是,由于资金难、协调难、办证难,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至今仍困难重重。从七年前广州第一栋旧楼加装电梯起至今,只有约700栋楼成功加装上电梯,广大市民急切盼望政府牵头破解这个困局。
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称:加装电梯,既是百姓的“家事”,也是政府的“政事”。笔者续一句:更是建设幸福广州的“要事”!
至于如何破解加装电梯的困局,其实办法还是很多的,只要你愿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例如,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由市财政出资50%(宁波市财政出70%,厦门市财政出50%),另外业主出一点,又再允许业主提取住房公积金并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支付安装费用,用这“四个一点”去解决加装电梯的资金困难。
又例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并委托电梯厂商等实行加装电梯一条龙服务,有偿为业主提供规划申报、井道设计与施工、电梯设备供货与安装等加装电梯的全部服务;鼓励建立商业运作的专营公司承担电梯安装以及运营的长期管理和维护。
再例如,对不同的楼层住户,政府明确制定相应的、分类的加装电梯的出资标准;对因加装电梯利益受损的业主,政府明确制定相应的、分类的补偿标准;明确加装电梯的建筑规范及其申请办理流程,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等等。
广州正在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笔者在收集民意的基础上,为此专门撰写、递交了提案,共提出9点意见供政府参考。如果说这份提案还有参考价值的话,下面就要看政府愿不愿意采纳,愿不愿意拿出办法解决好大家的利益诉求,愿不愿意牵头落实这项民生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