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2011年04月28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全市电梯安全工作会议。东城区2000台电梯年内将完成物联
网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设,实现24小时监控;在全市306家电梯维保企业中建立退出机制,成为今年的两大工
作重点。
■电梯安装传感器
故障自动报警
据市质监局特设处处长李亮华介绍,运用物联网的科技手段,搭建市区两级电梯信息监测平台,实现电梯
安全信息的实时收集、监控,对电梯故障(事故)进行预警报警、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
作为北京市公共安全十大示范项目之一,今年由市财政出资,将挑选东城区商场、写字楼、居民区中的
2000台电梯进行试点。东城区质监局和北京市质监局都要建立起完整的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应急处置。
李处长解释说,试点后,每一部电梯上都将安装一部传感器,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向上一级平台传输信息
。当发生电梯事故时,系统会进行分级响应,自动向更高一级传输数据进行报警,最高可以直达市政府。“这
种传感器不同于黑匣子,它不是单纯的录音和录像,是把电梯的所有数据进行读取并传送。这一功能的运用还
可以对维保企业的电梯维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弄虚作假,电梯安全将更加有保障。”李亮华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质监局已经制定了时间表,今年年内完成东城区2000台电梯的试点建设,2012年中
旬完成验收,尽快出台物联网电梯安全监测平台标准,未来在全市电梯上推广使用。
■电梯维保企业水平不一
今年将推退出机制
28日,市质监局通报,目前北京市在用电梯达到12.4万余台,位居全国第二位。共有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
位306家。在这些维护单位中,管理状况和维护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大的企业维护可以达到2000到3000台,小
的只有100余台。
今年,市质监局将打破4年一验的模式,不但要严格准入条件,而且要对企业实行动态监管。年内将对70
家电梯维保企业质量进行突击抽查;对50家维保企业现场电梯维保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市民投诉等都将
累计纳入行政处罚和退出机制的考核。问题严重的将撤销许可证,退出电梯维保市场。
■老旧住宅电梯
要每年进行安全评估
为了保障居民住宅电梯安全使用,市质监局和市住建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民住宅电梯
安全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对于使用时间较长(一般指使用12年以上)且上一年度定期检验时
经复检方合格,或运行过程中故障较多的电梯,电梯维保单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提出相应评估意
见。
使用管理责任人对于安全评估需维修、改造或更新的电梯,应及时落实整改资金,组织维修、更新,消除
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