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房地产基金: 房企迈向金融资本化的“独立宣言”
作者: 王巍 2011-07-06 12:01:07 浏览:74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打印]

  从去年以来,房地产基金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在过去十年里,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私募机构均曾尝试过房地产基金,也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时过境迁,如今的房地产基金已不再是神秘、青涩的试金石,而是知行合一、规模化融资的杀手锏。

  房地产基金是国内房地产金融生态演变的一次变革,也是房地产企业迈向“金融资本化”的一次重要飞跃,更是房企在整合自身资源基础上独立参与金融创新的一次深度转型。尽管房地产基金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房企自建融资渠道和打造金融团队的“自觉意识”已很强烈,一场自下而上的房地产金融“独立突围”之战已然打响。

  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主要是对土地、原材料、劳动力这三大要素进行整合,并在撬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实现预售回款以及销售获利。这表明房地产行业的典型模式仍是“产业资本+间接融资”的粗放型发展业态。虽然也有不少房地产企业通过在A股或H股上市实现了资本运作,但其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度仍过高,加之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减弱,因此房企的资本链条脱节问题越来越突出。

  那么,究竟是哪里脱节了?笔者认为,相比于间接融资,房企的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相比于公募融资,房企的私募融资明显落后;相比于金融渠道,房企的非金融渠道募资能力还很弱;相比于外部渠道,房企的自有渠道融资能力尚未真正形成。进一步讲,直接融资、私募融资、非金融渠道募资、自有渠道融资这四方面的“短板”,已经制约了房企的整体融资能力、资金周转能力、企业扩张能力和品牌提升能力。不少知名房企已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并已着力加强信托融资和私募基金等渠道的合作力度。

  房地产创新融资的两大典型渠道是:信托计划与私募基金。

  就信托计划而言,已有很多房企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托融资,例如信托贷款、股权投资信托、权益投资信托、准资产证券化等,即在自有资金和银行资金之外打通了一条私募的、直接的、金融的、外部的融资渠道。然而,信托计划对房企来讲也是“喜忧参半”:“喜”在信托融资为房企打开了一扇替补银行融资的金融私募之门,合作方式灵活,融资能力较强;“忧”在信托融资是高端的金融私募,门槛较高、监管严格、成本较高、渠道不稳定,因此信托渠道对房企融资的持续性支持作用相对有限。

  就私募基金而言,其在房地产市场的前期发展可谓“命运多舛”,私募的合法性、资金的募集渠道、管理人的信誉度、基金投资的税费成本、募资的规模效应以及可持续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曾困扰着房地产私募基金的发展水平。可喜的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法规政策的完善,让房地产私募基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可以选择公司制基金、信托制基金、有限合伙制基金或者上述三种方式的组合型基金等模式。“百舸争流千帆竞”,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各类房地产私募基金应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不断磨砺和成长,打造房地产“金融资本化”的核心竞争力,用实力彰显独立。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