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7月5日9时36分,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扶梯突然逆行,导致一名13岁男孩死亡,30人受伤。这起事故撕开了电梯的最安‘交通工具’的外表,全盘剥开后,电梯成了‘危机四伏’的物品……除了市场无序竞争和走过场的维保之外,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行业机构参差不齐,潜规则肆无忌惮也是主要诱因,使得原本安全的电梯,变得千疮百孔”(《经济观察报》7月17日)。
而这“危机四伏”当中,赫然跃动着一头“怪兽”——北京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的魅影!它“与北京市质监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另一家机构——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垄断了特种设备行业(包括电梯)评级、检测、验收的巨大市场”。这两家机构,被业内人士视为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儿子”和“女儿”。“几乎每隔一两个月,这家公司都会收到北京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发来的各种培训辅导班的传真。每个班的培训费含食宿大约1000元,价格比外面的培训机构要高出三四百元”。”(《经济观察报》7月17日)。而对电梯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操作证》,就由这两家机构核发,核发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交钱就可办证”。这种唯利是图的办证方式,正是电梯“危机四伏”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种协会的职能,我无从知晓。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对“协会”的解释是“为促进某种共同事业的发展而组成的群众团体”。这个解释应该对所有协会适用。那么,对“北京特种设备行业协会”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促进”北京市特种行业的“发展”。而发展,首先应当保证行业的“健康”——企业“健康”、产品“健康”、服务“健康”,念得应当是“正”经,干得应当是“正”事,树的应当是“正”气,结的应当是“正”果。可现在看来,这家协会除了与那家检测中心一起,以给有关企业“穿小鞋”和“折腾”他们牟利之外,似乎没干过什么正事儿。而它们干的这些事儿,名不正,言不顺,理不通,恐怕“法”也不会“容”。其实根本就是些邪恶的勾当!在这些勾当的祸害之下,电梯行业焉能发展?又岂能不“危机四伏”?而干着邪恶勾当的“协会”,叫“邪会”也许更恰当!懂事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样的“邪会”,不仅北京有,全国都有。
所以,要想消除电梯行业的“危机”,在整顿电梯企业的同时,恐怕也要下大力气对这些“邪会”进行严厉整顿,能够“改邪归正”的,改了之后,让它继续发光发热,不能或不愿“改邪归正”的,“革”了它的“命”算了。一旦“邪会”“改邪归正”了,电梯行业走出危机才有希望。
最后,还想多说一句:这样的“邪会”不会特种设备行业有,其他各行各业也都有,而且为数不少,为恶不少。所以,我更期待国家能借此机会,对各类“邪会”来一次整顿,以减少各行各业的企业走上“邪道”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