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 [打印] |
尽管近年来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面积、套数,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高,甚至还远远落後,但由于保障房按需建设,却达到了"应保尽保"的效果.
中国计划今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截至6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500万套以上,超过年度计划50%.但亦有业内人士质疑,由于保障房保障对象不明,政府为实现"应保尽保"大规模兴建而非分梯次解决,易埋下隐患.
"我们不搞盲目建设,而是按需建设,确保供应.我们也不怕别人说保障的数量不大,因为搞住房保障最基本的前提是,分清哪些人是该政策保障的,哪些人是该走向市场的,"报导援引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称.
他表示,以前保障房建设是"计划经济式"思维,不少地方是先拍着胸脯建设多少多少,建完後再找老百姓来买,结果发现群众不买账,要麽位置不理想,要麽户型不满意,甚至还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葛红林表示,从2005年起,成都开始用"市场化"的思路搞保障房建设,先查清到底有多少家庭、多少人需要保障?需要什麽样的保障?然後再按这些订单要求,按需建设和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
中国正在力促保障房建设如期推进.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强调,今年要确保开工建设千万套保障房落到实处,并保证其建设质量和分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