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实验调查:电梯“救命铃” 到底灵不灵?
作者: 2011-09-07 08:27:01 浏览:88
信息来源:温州都市报
[打印]

  高楼大厦,电梯上下。近日,有市民反映,在电梯内碰到紧急事件,但求救铃按了没用。而按照国家《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电梯使用单位有责任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正常使用。

市区红太阳宾馆内的电梯,紧急求救铃在按下后能发出报警声,消控室内的电话能接收到求救信号,但铃声微弱。

  在市区人流量较多的场所,有多少电梯的紧急求救铃呼而不应?9月5日,本报记者和市质监局鹿城区分局工作人员在住宅小区、医院、图书馆等10处有厢式电梯的场所,进行实验调查。

  实验方式及步骤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厢式电梯,每一处选两个电梯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以3个步骤测试效果:

  1进入电梯,寻找紧急求救铃或者电话,检查通话情况,如通话正常则换下一处继续实验;

  2如通话不正常或无人接听,则到电梯使用单位的物业了解原因。

  3查验电梯维保(维护保养)情况,了解安全检验合格证是否过期。

  实验结果

  市图书馆:上午电话不通,下午通了

  9月5日上午,进入图书馆一楼的电梯,按紧急求救铃,但是一直没有消控室接通的声音。实验小组来到消控室,一名工作人员称已经听到电梯内的报警铃声,但是接起电话却听不到声音,正准备让保安过去查看。

  当天下午,再次进入图书馆的电梯内按紧急求救铃,此时已经能够与消控室的工作人员连接通话。电梯维保人员称,上午听不到电话声音是因为消控室内的电话放置方法不正确。
  检验有效期限:2011年10月8日

  锦江家园12幢:应急求救电话很快接通

  实验小组来到锦江家园12幢的电梯内,发现紧急求救铃不响,随后拨打旁边的电话,很快就有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需不需要帮助。

  检验有效期限:2012年7月27日

  红太阳宾馆:紧急求救铃音量小

  红太阳宾馆内两部电梯,左边电梯紧急求救铃正常,电话内有信号,可以与消控室通话。但在右边电梯内,实验人员按着紧急求救铃,却只听到“嘀嘀”的响声,音量很小,过了很久才与消控室连接上,但是对讲机的通话质量不好,听不清对方说什么。

  检验有效期限:2012年2月25日

  市三医:设备有损坏,电工来得快

  在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共测试了两部电梯。二号电梯内,紧急求救铃的对讲处被电梯号码牌贴上。按电梯内紧急求救铃,虽然有铃声响起,但是消防控制室没有回应。负责电梯操控的工作人员说,由于对讲处被贴上了,所以听不到声音。

  四号电梯内,从一楼到十六楼,实验人员一直按着紧急求救铃,但是听不到铃声。随后,实验人员用手机拨打了电梯内的应急电话,医院电工间的何师傅3分钟后就提着工具包赶了过来。他说,消控室听不到紧急求救铃是因为机器出现了故障,具体原因不清楚。当实验人员问这个故障发生时间时,消防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称:“昨天还是好的。”

  检验有效期限:2012年6月8日.

  银河大厦:电梯逾期未检验

  电梯内有紧急求救铃和应急求救电话。按铃无应答,电话有人接。但接听电话并不在消控室内,而是位于大厦一楼过道的保安值勤点。大厦保安称,他们是24小时值班,因此有求救电话,可以接到。

  检验有效期限:2011年7月15日(过期未更新,准备更换新电梯)

  温州国际大酒店:看监控才知是否有故障

  有紧急求救铃,但按了无应答。保安值班室也没有专门连接电梯的求救电话。当值人员需要通过监控录像才能发现是否电梯里有被困人员。据实验人员体验,酒店监视视频众多,如果不仔细盯着电梯的监控,并不能及时发现电梯是否出状况。

#p##e#

  检验有效期限:2011年9月25日

  银泰百货(世贸店):求救电话无人接听

  有紧急求救铃和求救电话。按铃无响应,求救电话通,第一次电话无人接听,第二次电话有人接听。当实验人员来到保安值班室时,正在值班室外的值班人员进了值班室。值班人员解释,第一个电话没接到是因为当时人不在。

  检验有效期限:2012年8月12日

  绿洲花园12幢、13幢:监控人员反应迅速

  有紧急求救铃,按铃后,监控室人员反应迅速,有清晰回应。

  检验有效期限:2011年8月10日(未过期但未粘贴新检验合格标志)

  神力大厦5幢:工作人员手忙脚乱

  有紧急求救铃和应急求救电话。按铃无响应。拨打求救电话时,正在监控室观察的另一组实验人员发现,监控室电话会响,但工作人员对操作显然不熟练,手忙脚乱地轮流拿起桌前的几个电话,但是应急电话还是无法接通。

  下次检验日期:2011年3月17日(未过期但未粘贴新检验合格标志)

  温州银行(车站大道总行营业部):求救铃很快接通

  有紧急求救铃,按铃之后,监控室人员反应迅速,有清晰回应。

  检验有效期限:2012年1月7日

  实验分析

  电梯求救铃不够“灵”

  20部电梯,真正达标的不到一半,应急求救铃还不够“灵”。

  可能是平时真正用到紧急求救铃和求救电话的机会很少,相关单位对这方面的问题就没那么重视。一检查,隐患就有不少:紧急求救铃(电话)会响,但是电话那头无人响应;接听电话使用不善,出现故障;电梯到了维保时间,未及时“体检”……

  紧急求救铃关键时刻能救命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日常管理还不够重视。此外,电梯的维保单位可能也有疏漏。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其中,半月维保项目(内容)明确规定,维保单位对轿内报警装置、对讲系统应半月一次检查是否正常。这些“不灵”的对讲系统是否在检查人员眼皮底下溜过去了?

  紧急求救铃(电话)平时没用,关键时刻很重要。市质监局鹿城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而轿厢内的人员又无随身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电梯应急通话系统就成了向外界寻求救援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市使用的电梯应急通话系统多为三方通话系统。电梯三方通话是指电梯轿厢、电梯机房和控制中心三方可以相互通话。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个关键时刻救命的通话系统,真正起作用的是两方——电梯轿厢和控制中心(物业值班室、消控室),因为机房并无人24小时值班。一旦电梯乘客发出呼救,而这条线路出了故障,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

  质检、公安制定联动方案应对电梯困人

  去年11月,市质监局、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温州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联动方案》,对救援体系的相关单位职责各作出明确的分工,强调了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和维修保养单位的维保、救援职责,同时对电梯困人的报警方法、应答处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要求做了明确规范。

  质监工作人员指出,电梯突然停止,控制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应该先安抚乘客的情绪,然后根据电梯所在的位置进行平层(指轿厢接近停靠站时,欲使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达到同一平面的动作),由物业用钥匙打开电梯门;如果碰到故障较大,物业管理人员无法打开电梯门,则要联系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修。

  质检部门:违规使用单位将严厉查处

  经过此次实验,质检工作人员表示,作为执法部门,他们将加强对电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电梯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大对电梯运行的监管,严厉查处个别违规的电梯使用单位。同时,希望广大电梯使用者加强对使用单位的监督,促使其履行职责,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的良好态势;各使用电梯单位应提升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对电梯使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防范电梯安全事故发生。

  今年鹿城已发生11起电梯困人事故

  电梯困人事故并不鲜见。重庆消防总队统计,从2009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重庆主城区共接到电梯被困报警3891起,平均每天有4.3部电梯发生困人事故。本报也曾于7月初报道,乐清某小区电梯多次发生故障,导致住户受困。据我市消防支队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仅鹿城区就发生电梯困人事故11起。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