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电梯门一开,冷不丁窜进一条大狗,直往你身上蹭不算,还对你舔手舔脚。爱狗的倒无所谓,一些怕狗的孕妇、老人、儿童就遭了殃,乘电梯时总提心吊胆。
记者连日来不断接到读者投诉,反映人狗同梯隐患多,既容易吓人、伤人,又不卫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管理,让养狗居民做到文明乘梯。
“电梯惊魂”屡有发生
家住海口市绿色佳园的孕妇李女士反映,她家住在顶楼,最近看到楼下邻居养狗,开始也不以为意,但自从与狗在电梯里“狭路相逢”后,她开始患上“恐慌症”,总害怕再有大狗扑上来。
李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像往常一样乘电梯准备到楼下散步,但电梯下行到6楼时,突然冲进一条1米多长的大狗。李女士本能地往电梯角落一躲,想不到那条大狗看到李女士的举动后,顺势一扑,两只前爪搭上了她的前臂,幸亏狗主人及时喝止,李女士才没有受伤。
海口市民王先生也有这样的“惊魂”遭遇。王先生家住滨海大道某高层小区,一天,他乘电梯下楼时,有一条大型犬独自冲进电梯,并抱住他的右腿一通摩挲舔舐。
王先生没有养过狗,一时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不动好,还是踢开狗好。“踢开它,怕它受惊,咬我一口”。王先生说,好在当时有邻居进电梯,吸引了狗的注意力,给他解了围。
家住海口国贸某小区的肖女士不久前带两岁女儿乘电梯,当电梯门在14楼开启时进来一条狗,对着女儿的小手就舔了起来,吓得小姑娘哇哇直叫。而更令肖女士感到生气的是,狗主人这时不是给她们母女俩道歉,而是与自己的爱犬亲热起来:“你太调皮了,吓坏小妹妹了”!
家住海口市“红河一号”小区的祝先生则告诉记者,随着小区养狗人越来越多,电梯的味道越来越难闻,不时就能看到电梯里有小狗的尿渍,“几次和狗一起乘电梯,遭遇狗抖毛,狗毛乱飞的同时,一股气味刺鼻而来。”
“现在变成了‘狗坐电梯人爬楼’。”祝先生自嘲说,由于所住楼层不高,遇到有狗乘坐电梯时,他就选择爬楼梯。
人狗同梯多,采取措施少
接到读者的反映后,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的10多个小区进行了走访,发现宠物狗与人同乘电梯上下楼的情况很普遍。而且,很多狗儿在乘电梯时,都没有拴狗链,也没有戴嘴套。在这些小区里,记者也没有看到养狗者把狗装进犬袋或犬笼里乘电梯的现象,只有一些养小型宠物狗的养狗人,会抱着狗上下电梯。
一些养狗的市民表示,他们对有居民反对狗儿乘电梯表示理解,但是希望大家能有更多宽容,“狗是人类的朋友嘛!”
家住海口国贸一横路的冯先生表示,呼吁人狗不能同梯的人大多都没有养过狗,不会有养狗人的体会,17层的高楼,每天遛狗走楼梯太不现实。
海口金盘路金碧雅苑的韩先生说,作为养狗人自己也觉得挺委屈的,“我每次遛狗都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而且尽量把狗用狗链拴住。但是就这样还总是遭遇同梯人的白眼”。
韩先生说,自己住的楼层不算太高,如果住20层不让狗乘电梯,不仅是对狗的歧视,也是对狗的虐待。
狗儿该不该乘电梯?如何乘电梯?海口市多家物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养狗人自律,物业公司会在小区贴一些告示,对不拴狗链或狗随地大小便的情况会及时劝阻,但如果业主屡劝不改,物业公司也没有办法。
狗儿乘电梯,海口有要求
“对于小区养狗行为,海口早已出台了有关法规法。”海口方圆律师事务所李君律师说,《海口市养犬管理条例》200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文规定“携犬乘坐电梯的,应当采取为犬只戴嘴套或者将犬只装入犬笼、犬袋等有效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应当避让他人,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
李君认为,就目前“人狗同梯”情况应该从两个方面解决。首先是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既然有明文规定,就应该严格遵守,对于违反管理条例的要采取各种处罚措施;同时,养狗人也要自觉遵守法规,携狗乘电梯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不干扰他人。
“部分养狗者的不规范行为,实际上也是其他居民放任的结果,建议大家在发现这类违法行为时,在多次劝阻无效之后,不应只是一味抱怨,也不要拉不下面子,该选择报警方式解决的就要报警!”李君说,良好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自己争取。
李君强调,狗文明乘电梯也是对养狗人的保护,因为在《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里都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能够认真、负责地担负起全面的义务,以保护公众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