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近日,大连一居民楼电梯发生故障,将乘客卡在楼层之间导致其死亡。目前,成都每天有 4.5万台以上电梯,不分昼夜地在城市里运转。作为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来说,可以不坐公交车,却很难不与电梯打交道。大连电梯事故发生后,让不少市民都开始担心电梯的安全性。
其实电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电梯致人死亡的可能比发生空难的概率还低。”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副院长赵丁介绍,规范乘坐电梯以及注重电梯维保工作也能大大降低电梯的故障率。
寻找“凶手”
电梯厅轿门运行失误
据大连当地媒体报道,9月4日凌晨1点左右,大连沙区五四广场附近的永胜巷14号楼,吴女士下夜班回家上电梯时,突然被电梯夹住。而电梯并未停下,而是缓缓上升,吴女士就卡在两个楼层之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才将她从电梯夹缝中救出,但她已经死亡。
电梯怎么能把一个活人夹死?
“我已经看了照片。”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副院长赵丁分析认为,吴女士其实是被夹到了厅门(电梯外侧的一道门)和井道之间,实际上是发生了“剪切”事故:门没关好电梯就走车了。走车,即电梯厢体上行或者下行。“通俗地讲,就是电梯以为门已关好,所以开始运行,但实际上门并没有关好。”“正常情况下轿门和厅门,任何一个没闭合严实,电梯都绝对不会走车,除非电梯的厅轿门被‘短接’。”赵丁解释,“短接”是一种人为的违规操作,在电梯维保过程中是被绝对禁止的行为。一旦“短接”后,即使门没有闭合,系统也会认为已经闭合,电梯就会正常走车。
放心乘坐
致死人几率低于空难
赵丁介绍,首先电梯都有安全触板或者光幕,一旦感应到电梯内侧的轿门和电梯外侧的厅门处,有其他人或物体门都会自动打开。就算安全触板或光幕故障夹住人,一般的成年人都能够用手将门扒开。
赵丁解释说,由于厢体要在电梯井内运转,电梯井必然要大于厢体。为防止乘客坠落电梯井内,厢体与厅门之间的距离规定为150mm。“但由于电梯不可能是缓慢地上行,电梯启动和停止就是一瞬间,电梯启动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这一瞬间,大连的乘客可能就被带入了箱体与厅门之间的缝隙里。”赵丁说,“大连那个乘客很无辜,但市民也不用恐慌,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极低,甚至低于空难发生的可能。”
电梯发生类似于关人的故障时,乘客只需要按下在电梯内的电话标志。本市范围内,维保单位半个小时就必须到现场。
赵丁认为,电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但是维保工作也是十分的重要,每半个月须维保一次。
技术解答>>>
电梯“坠落”其实是在做位置校正
据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目前共有4.5万台电梯在运转。从去年至今,都没有发生过一起电梯致人死亡的事故。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电梯正常的自我保护措施,误以为是电梯故障了。”赵丁介绍,比如最为常见的电梯“自由落体”现象,实际上是电梯返基站的功能。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发现箱体的位置不清,电梯就会返回基站校正。“很多人误会电梯从几楼掉到几楼,实际上它是一个位置校正。并不是我们想的自由落体。”赵丁说,“比如额定速度为1m/s的电梯,速度超过1.15m/s电梯就会自动刹车。”
特别提醒>>>
翻安全窗自救站在电梯门中等人
这些都是危险动作
常坐电梯的人常有这样的经历:一群人搭乘电梯时,总有一个人喜欢先站在电梯门上,招呼后面的人“快点儿”。赵丁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动作,虽然电梯出现厅轿门“短接”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一旦出现就可能导致类似于大连的事故。“乘客进出电梯要快进快出。”她说,就算等人,也不要站在门槛上,应进电梯里或站在外面按压开关。
在影视剧中常看到,主角被困电梯后,会翻出电梯的安全窗自救。“这个也是绝对不允许的。现在很多新电梯,都已经取消了安全窗。”赵丁强调,“安全窗不能用作逃生,电梯检修人员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它。而且专业人员使用时,必须按下急停键,否则电梯突然运转起来,就可能造成伤亡。很多年前,成都就发生过一起非专业人员翻上安全窗导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