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上海浦东新区中海御景熙岸,10月22日在售联排别墅直降12000每平米。新推出89平米户型,每平米直降6000元左右。
新推出精装89平米2房及小3房新盘,房源的户型、位置与前四次相差无几,但均价由22000元/平方米大幅降到16000-17500元/平方米,最低15000元/平方米起,降幅近30%;而由3套公寓拼起来的“联排别墅”,均价由前期的30000元/平方米直降到这次的17500元/平方米,降幅达40%。
降价是好事还是坏事
顺民意,降价仿佛是大好事。但最近几天几个知名房企如中海、万科、龙湖、远洋由于降价,业主纷纷维权投诉,甚至几个售楼处被砸。
就在23日下午,仍等候在中海上海御景熙岸售楼处现场的一位业主称,他们还在向中海“讨说法”。该业主介绍,其购房的总价在200万元左右,但促销广告显示,类似房源的总价已变成了132万元起,与前期房源的差价达60万-70万元。“这可相当于购房首付啊。”一位年轻业主情绪激动地说,他们这批人中,购买的多是首套房、婚房。这些购房者称,此次受到影响的前期业主有五六百户。
昨天,在浦东新区信访办,浦东房管处处长亲自出面,对众多业主宣布中海的销售违反预售有关规定,目前已停止中海御景熙岸的一切网上备案登记。
随后,人民网记者多次致信中海地产负责人对此事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前,该负责人暂无回应。
楼市深陷“降与不降”拉锯战
“降则活,不降则死。”这大概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共同认识。房企有降价的想法,但却还得看新老业主的脸色。大幅度调价,已购房的老业主将无法忍受,近来接二连三爆发的业主怒砸售楼处事件就是明显的佐证;不降价,仿佛是不顺民意,这样楼市深陷“降与不降”拉锯战?何为民意不得而知?谜一样的市场环境?
目前的情况时,一旦开发商选择大幅度调价,老业主愤起维权,售楼处被砸事件屡屡上演;不降价,房企资金链流转不畅,购房观望者迟迟“攥钱不动”,开发商面临资金紧绷压力。
降或不降,都是艰难的抉择,且关乎企业存亡,关乎两种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