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本月11日,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来汉参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长江论坛。他提出,现在的经济是冰火两重天,楼市是“火”,股市是“冰”,这一切的“病根”在于“制造业危机”。为了应对这个危机,民企应向高附加值转型。
当前面临“制造业危机”
郎咸平认为,目前,国内制造业面临两个困境:一是投资经营环境全线恶化,二是产能严重过剩。即使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也会出现经济萧条的情况。不能把困境简单归结于金融海啸。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出口、政府投资情况恶化。第一是消费。今年8月份,服装销售额跌1.98%,扣掉服装价格上涨的17%因素,服装销售额实际下跌近20%;第二是出口,9月份出口环比下降2.1%;第三是政府投资,四万亿投资有利于银行、钢铁、基建,但目前股市表现最差;到10月下旬,21家上市公司股价低于净值,其中9家钢铁,6家基建。
制造业的危机主要是四大原因造成的。首先,高税率导致许多企业无法生存;第二,频繁的加息、提准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第三,劳动成本高;第四,人民币升值带来极大压力。受上述四大原因的影响,运输工业、电子设备与器械、橡胶、家具、塑胶、金属、电脑等八个行业的企业回流较为严重。
制造业资金析出推高楼价和奢侈品价
郎咸平提出,目前,国内股市楼市走势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楼市是“火”,股市是“冰”,这种又发热又发冷的现象就是生病的表现。
自年初限购令和试点房产税施行之后,国内的房价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下降。与楼市火热相比,目前股市一直非常低迷。“冰火两重天”是由制造业危机造成。
楼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源于两笔资金的冲击。第一笔资金来源于制造业。最近,人民币汇率不断增长,通胀导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税负过重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制造业经营陷入比2006年更深的困境。由此形成的后果是,制造业继续大量析出资金,转投楼市、奢侈品、艺术品等行业,造成这一年来经济发烧火爆的现象。
消费市场也在走M形曲线。根据郎咸平的调查,86%老百姓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消费下降,因此便宜的东西卖得好。而对于剩余14%的有钱人而言,消费要增加,于是纷纷购买各种高档商品,爆炒各种艺术品、奢侈品,这导致的结果是中档产品销量急速下滑。
“中国债危机”引发股市低迷
目前股市有三大衰退迹象:一是套现。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大小非减持是456亿元。A股主板市场有308位高管总共套现了37亿元,创业板87个高管套现了8亿元;二是高管离职。根据媒体的统计,今年4月1日到8月5日的127天中,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中有324家公司的高管离职,有445个高管位置变动。中小板605家公司当中有125家公司,总共有150多名高管辞职;三是资金难募。截至今年6月30日,新发行的基金当中很多只募集了10%的资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基金募集到了一半。
股市之所以低迷,2008年的反弹,是因为有大量中小企业感受到实业难做,因此大量实业资金流入股市,促成了股市上涨。而此次这样的机会不再存在,因为中国的债务危机让各路资金不敢进入。
美债危机,美股大跌;欧债危机,欧股大跌。中国债危机,A股大跌。实际上,今年以来的A股大跌到2313点和我们自身的债务问题也不无关联。
今年4月,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自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金,该公司在十几家银行有千亿元贷款余额,从而掀开了地方债违约的盖头。此后上海、哈尔滨、广东等省市出现地方政府债券大面积违约现象。
股市是在4月底开始掉头向下,地方债违约现象也是在这个时候抬头,郎咸平认为这不是个巧合。地方政府利息支付不出,为了还债,势必要进行资金重组,从而造成国资委所管辖的很多上市公司发生套现,中国债务危机使得机构投资人撤资股市,从而导致股票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股市陷入疲软状态。“如果还不起,中国地方债危机将引发银行业的危机”。
以大卖场为主的模式垄断了销售网络,不利于竞争
目前国内民营企业没有定价权。税负过重是导致定价权缺失的一个原因。一个小超市所缴纳的税费超过15种,对于大型超市来说,是可以合理避税的,他们的税负会比较低,由此他们能够控制区域定价权,淘汰小超市,形成区域性垄断。而在形成垄断之后,他们又会占用供货商资金,而对于普通消费者则开始提价。
郎咸平认为,以大卖场为主的模式垄断了销售网络,不利于竞争。香港地区就没有沃尔玛、家乐福,因为他们的税费特低,日本、德国也限制大型超市的发展。国内民营企业缺乏定价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处于产业链的制造环节,研发、销售渠道被大型企业控制,这使得民营企业只能赚取辛苦的加工费。
他提出,面对当前的“制造业危机”,中小企业应看清形势,不要贸然地进行大项目的投资,企业负债不要太高,现金流要保持稳定,投资活动要谨慎,一定要有化危机为转机的弹性。同时也应该朝着一些高附加值行业的方向进行转型。同时呼吁各级政府要华丽转身,协助企业家解决制造业危机。过去是威权的管理者,现在要成为民营企业的贴身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