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 [打印] |
近期,有关电梯事故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就有因报废电梯被重新组装流入市场而引起的。废旧电梯应当如何处理?监管部门如何避免非法拼装电梯流入市场?日报记者近日采写的 《废旧电梯随便卖,青岛严防堵 “入口”》报道,及时解答了读者心中的疑问。
记者首先从法律角度切入,揭示了现行法律法规缺位导致废旧电梯在市场上随意买卖、屡禁不止的现象。报道指出,由于二手零件在本地收购,但并不在本地销售,给监管造成了很大难度。加之一些物业公司为降低成本,经常雇佣临时电梯维修工,而这些维修工大多挂靠在有资质的电梯维修企业,为电梯维保过程使用来路不明的配件大开方便之门。鉴于此,我市质监部门在缺乏法律准绳的条件下,知难而上,积极作为,通过加大对新建住宅新装电梯的排查力度,对生产电梯企业的定期进行资质核查,电梯每年要进行一次强制检验等措施,从而杜绝拼装电梯进入岛城的可能性。同时,严控有电梯维修资质的企业,对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和使用配件,都归入电梯技术档案进行保存。如果有不合格的部件流入,一经发现将吊销维保企业资质,从而有效地阻断废旧电梯配件流入市场。记者最后指出,除了加强监管外,废旧电梯还需加强源头管理,建议政府统一对废旧电梯进行以旧换新。
随着我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安全与市民的生活将更加息息相关。日报记者撰写的废旧电梯报道思路清晰,内容翔实,不但为广大市民吃了“定心丸”,还对我市今后废旧电梯的出路提出了很好的参考建议,是一篇难得的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