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北京:用物联网技术对2000部电梯试点建立安全运行实时监测系统
作者: 2012-02-07 11:45:12 浏览:107
[打印]

  运用物联网技术对2000部电梯试点建立安全运行实时监测系统,提高电梯安全保障水平。

  “电梯物联网试点工程”在东城区进行,对分布在东城区居民楼、商场、写字楼等地的2000部试点电梯进行物联网技术搭建,将在今年10月份进行验收。在每部试点电梯中都安装一部传感器,并与互联网和手机相连,传感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电梯日常运行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对电梯故障及事故进行预警报警、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理,实现实时响应。试点工程将为本市约13万部电梯应用物联网技术积累经验,如果试点效果良好,电梯物联网技术将在全市推广。

  使用这一技术后,如果电梯发生困人事件,整个系统会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救援机制,电梯维保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手机或网络收到电梯故障消息。如果维保人员在半小时内没有处置,电梯维修的主管、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属地质监部门的电梯运行监控室将依次收到报警短消息。若事故依然未得到有效处理,传感器将自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传输数据进行报警。

一、建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

  北京市将利用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例如奶粉,市民可以在网上通过输入一个编码,该奶粉的奶源地、奶牛所吃饲料、用药、检验检疫信息、来自哪个收购站、哪家乳品生产企业、运输渠道等都可查到。市食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问题目前还在研究,本月底有望拿出方案。

  今年准备配备的500套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等快速筛查和应急执法装备将更先进,在样品的处理、检测方面,自动化程度更高,还将和北京市食品监控系统直接对接。

二、二级医院可预约挂号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继去年全市66家三级医院纳入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后,今年将重点实现二级综合医院的预约挂号工作,其中亦包括部分民营医院。届时,北京市二三级医院均可通过网络和114电话进行预约挂号,减少院内排队等待时间。

  今年北京市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辖区内居民提供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服务,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北京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提供测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的服务。建立并完善北京市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脑血管病医疗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关键步骤进行监测和评价。

三、新建及收购保障房16万套

  此前,北京市政府曾专门开会讨论今年保障房供地、建设等问题。北京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供地计划仅完成92%,为三年来首次未完成供地计划;其中60%以上为保障房供地,这部分供地计划已完成。今年的供地计划中,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将占全市住宅供地的50%以上。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今年新开工建设、收购的16万套保障房中,用于公开配租配售的为9万套,其中公租房为6万套。此外,用于旧城区人口疏解、棚户区改造等定向安置用房7万套。

四、六项社保待遇联动上调

  自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六项社保待遇已经联动上调。北京市人社局去年底已经宣布,2012年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160元调整为1260元,增加100元;职工养老保险计划月人均上调200元以上,具体调整方案待国家人社部、财政部批准后再向社会正式发布;在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方面,59万原本今年7月才能每月多领27.5元补贴者,自今年1月起即可每月多领27.5元补贴,相当于多领了半年补贴;工伤保险的伤残津贴人均月增273元;失业保险则平均每档上调60元。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