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曹仁超:未来五年内地楼价或下调30%
作者: 2012-02-09 08:53:19 浏览:67
信息来源:观点地产网
[打印]

  估计内地楼价将回落30%

  自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转眼已10年多,今天中国已是世界工厂。但在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压力下,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决心以内需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另一动力,结束过去过分对出口的依赖。2009年的中国经济复苏是通过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去拉动经济重新增长,后遗症是令内地通胀率急升。到2009年8月人行需要作出微调去压抑楼价上升以免走上1980年代日本的老路。2011年12月人行结束微调,2012年中国经济开始缓步跑。

  2012年起中国政府宣布,未来5年每年建700万个住宅单位作公共房屋,较2008年至2011年每年300万个上升一倍多,甚至超过过去所有私营企业一年500万个的建屋量,去解决房屋供应短缺问题,相信可阻止内地房价在未来5年进一步上升,估计楼价将回落30%左右。但兴建上述公共房屋边际利润只有8%,而过去私营房屋的边际利润高达25%。

  “十二五”重分享经济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却缺乏资金,令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赚回来的钱变成国家庞大的外汇储备,老百姓受惠不多。例如2011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交税9000元人民币。2011年中国人收入的50%转到政府手里,仅次于法国的55%,形成国富民穷的局面。

  2010年中国税收中的39.5%来自增值税、9.9%为消费税、14.4%为营业税,加起来即所有民间收益一旦超过最低收入,即有63%将变成税收,其中中央占75%、地方政府占25%。政府将这些税收用作支付大型基建项目例如道路、桥梁、水利、政府建筑物等,用于服务人民例如教育、医疗、经济房、社会福利等并不多,而法国政府税收大部分用于人民福利。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将出现结构性改变,以配合自然资源供应不足及劳动力供应减少的局面,包括减税及将政府开支由过去主要用在大型建设,转向教育、医疗、提供经济房、社会福利等,让人民分享经济繁荣的果实。

  2012年9月新领导班子接班后,中国能否进入另一段很长的经济繁荣期?“后工业社会”时代将成为今年如何投资的关键。

  趋势投资法第一戒条——不要同趋势作对。我们必须认清股市大方向并听从它,而非凭个人主观愿望去主导投资思想。学习速速止蚀,越快越好,Trader是没有预先设定的想法的,例如看好或看淡,也没有个人偏见,必须柔弱如水没有形态,遇方则方、遇圆则圆。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