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9.5%的人经常因为电梯原因迟到 “空中堵车”为哪般?
作者: 周靖 胡琼兰 2012-03-26 09:22:23 浏览:81
信息来源:株洲晚报
[打印]

    这个月已经是陈琳第二次上班迟到了。用她的话来说,自己上班迟到不能全赖写字楼的电梯,但这电梯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陈琳在河西一装修公司上班,办公室在18楼。第一次迟到,是因为自己“将时间精确到了分钟”,如果不是因为等了两趟电梯,就不会迟到了。第二次,因为等电梯的人太多,陈琳爬上三楼,坐电梯到一楼,再随一楼的人一起坐电梯上楼,结果因为人多,电梯停太多次,还是迟到了。

    陈琳不得不感叹,早上上班是一件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加技术活。“坐电梯要有能钻善挤的巧劲。”陈琳调侃自己。

    数据 9.5%的人经常因为电梯原因迟到

    高层写字楼的上下全靠电梯,人一多就成了难事,像陈琳这样,因为电梯原因迟到的白领,着实不少。

    记者日前在各大写字楼发布了15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96份有效问卷显示,9.5%的人经常遇到因为等不到电梯而上班迟到的情况,偶尔因为电梯原因而迟到的人占23.9%。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上班高峰期,也就是早上8点到9点之间电梯最难等的占了43.8%,28.1%的人认为下班高峰期的电梯最难等。平均每次得花上1-3分钟时间等电梯的比例达到了53.1%,18.8%的人平均每次得花上3-5分钟,而需要5-10分钟等电梯的人占了6.3%。

    电梯难等,等电梯的方式也不够科学。数据显示,在等电梯的人多的时候,能够主动排队的人微乎其微,只占了10.2%,而见过写字楼的物业组织排队等文明乘梯方式的也仅有8.5%。

    问卷数据显示,位于中心广场的家润多、天顺楼和位于长江广场的保利大厦成为了白领们眼中电梯最拥挤的前三甲,分别占了23.6%、20%以及12.7%。

    对于电梯难乘的原因,70.3%的人认为是因为“人太多,电梯太少”,认为 “物业维持和调度力度不够”的占21.6%,只有8.1%的人认为是因为“乘客不文明乘梯”。

    现场 每天早上,电梯里那个挤哟

    记者走访发现,上下班高峰期电梯难等已经成为株洲市众多老牌写字楼的“通病”。以天顺楼为例,一共只有2部电梯,但是,这栋楼从6层到23层均为写字楼,云集了50个左右的公司,上上下下全靠这2部电梯。在这儿上班的员工都叫苦不迭,连物业管理处一位张姓负责人也说“电梯确实少了,还好电梯坏的时候少,不然就麻烦了。”

    在反映问题较多的家润多,记者看到,A、B座共有电梯7台。20日上午,记者在B座西体验了一次坐电梯从1楼到25楼的过程。8点48分,记者在1楼等候,由于候梯的人有30多个,因此电梯开门时,记者没能挤进电梯。在第二台电梯开门后,记者终于被身后的人挤进了电梯,站稳以后就再也没有位置能够挪动自己的脚了,稍微一抬头几乎就能碰到别人的后脑勺。还有五六个没能进到电梯的人只能懊恼地等待下一趟。

    而位于长江广场的保利大厦B座写字楼楼高28层,进驻于此的100来家企业主要集中在15至28层办公,共有4座电梯运行,其中1号和2号电梯在4、5和18至28层停靠。据负责该写字楼物业的新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小姐介绍,该写字楼的入住率达到98%。“上下班的时候肯定是拥挤的。”陈小姐强调。

    事实的确如此。22日上午8点25分至9点01分,记者亲身体验的6次从1楼至28楼的电梯运行期间,1号电梯每次都无法满足在门外等候的上班一族的需求。挤进电梯的人带着胜利者的微笑,但在电梯里也只能挺直腰背,以便节省有限的空间,在低楼层下的人则要侧身而出,边招呼道:“麻烦让一下。”未挤进的人面带愠色,人群中甚至有人抱怨:“又要迟到被罚钱了。”

    物业 高峰期电梯紧张是正常现象

    对于电梯难乘这件事,物业管理方回应的口径惊人地一致,高峰期电梯些许的紧张是正常现象,另外,电梯的多少是开发商决定的,再装电梯,一来技术上不行,二来牵涉资金问题,因此现在物业公司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据陈小姐介绍,该公司从去年6月份接管保利大厦B座的物业管理以来,虽然没有接到一起乘坐电梯紧张的投诉,但在自己去此处办事时常听到雇主们的此类抱怨。“凡是大型的写字楼,在上下班高峰期,电梯的运行肯定是饱和的。”陈小姐的同事再三强调,虽然保利大厦B座写字楼的电梯运行速度约为2m/s,也还是众口难调。

    天顺楼物业管理处的张姓负责人则无奈地表示,天顺楼当初报建时是按照住宅标准,开发商只安装了两部电梯,现在就算想加电梯也没地方加,“曾经有业主表示,愿意集体掏钱加装电梯,但是我们没地方装啊。”张主任说,只能尽力使电梯能够正常运转,否则坏了一台就没办法保证运力了。

    而家润多物业对于这个问题,采取了分单双层停靠的办法。据记者了解,家润多A座、B座两栋楼内的公司有300余家,全靠7台电梯运送。对于记者提出的电梯运力紧张的问题,家润多物业一名姚姓工作人员表示,家润多本来是按照住宅标准建造的,现在业主将房子租出去当写字楼,出现电梯不够用的情况,是业主和租户之间的问题,物业公司没有办法插手。

    至于王府井、平和堂、福鑫大厦等写字楼,因为投入使用时间不长,入住率不够高,因此少有电梯紧张的情况出现。物业也表示,暂时未接到相关的投诉。

    原因 降低建筑标准是主因

    对于株洲市写字楼电梯普遍紧张的状况,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主任张老师认为,很多商住楼报建的时候是按住宅标准报,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作写字楼,所以才会出现电梯紧张的情况。

    据张主任介绍,根据国家的《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但是据记者了解到的几座写字楼的数据,基本没有满足这一规定的。

    据了解,天顺楼6楼以上的楼层总面积达到了20000m2(平方米),但只有2台电梯;家润多总面积95600m2(平方米),据物业给出的数据,整座大厦直梯有17台,其中包括4层裙楼的6台电梯;福鑫大厦5层以上为商住两用,每层面积在1500m2(平方米)左右,总面积达40000m2(平方米),电梯为4台……都未达到“每5000m2(平方米)至少设置1台”的标准。

    “基本上都是按照住宅标准建的,商住两用楼按住宅报建能省下一大笔费用。”张主任说,这是目前商住楼大都按住宅标准报建的原因,也导致了电梯问题的出现。因此,希望国家出台强制性规范,杜绝这种现象。

    对此,株洲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张敏告诉记者,目前,记者提到的这些建筑到规划局审批都是符合国家住宅标准规范的,但是高峰期难免有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出现,也属于正常情况。

    对于网上流传的“少一部电梯,开发商少掏50万”的说法,张主任说,一般住宅用电梯费用在一二十万左右一台,高档写字楼内的电梯也有价格能达到50万一台的。

    关于如何解决当下电梯紧张的问题,张主任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电梯,其次是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技术含量,自动分析和调节高峰时期的运力。”

    “等电梯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才算是调配合理了。”张主任说,这应该是一个努力的目标。

    链接

    电梯达人

    晒“宝典”

    贴身肉搏派:挤

    网友“背水一战”:高峰期搭电梯本来就是个技术活,“贴身肉搏”是我采用最多的方式。我的经验是,在电梯两侧等电梯更有优势,因为走出电梯的人大多都是从正前方出来,电梯门开的一刹那,从两侧侧身进入,机会更大。相反,如果等候的位置正对电梯门口,即便有机会挤上去,位置也是站在最靠外的位置。此时,一旦超载,主动下去的人一定是你。

    逆向思维派:

    多走一层先下后上

    白领陈琳:挤电梯,没必要都一窝蜂挤在一楼电梯口,很多时候我都是先走楼梯到二楼,然后跟随电梯先下后上。这种方式,有点像是半路拦截,虽然不见得次次奏效,但是大多数时候,都还能有少量空余位置。

    悠闲逍遥派:

    早到半小时迟走半小时

    白领周慧:电梯之所以挤,是因为大家都是踩着点上班。我不喜欢挤,我的做法是上班时早到半小时,下班时迟走半小时,问题迎刃而解,既锻炼了身体,又不用担心挤不上电梯迟到。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