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缺大修基金,电梯维修犯难
彻底根除电梯隐患,需多方下药。但是小区电梯出现故障后,为何不动用居民缴纳的大修基金进行维护?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市民对此提出质疑。
新城区爱民街58号居民楼的两部电梯最近就一直“闹别扭”:一部电梯停止使用,一部电梯一天只开三次,每次一小时,让住家户怨声载道。 “我们也希望早点让电梯运行起来,方便大家出行,但电梯维修费从哪里来?”爱民街58号物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刘伟很无奈。刘伟称,谁受益、谁出资,电梯坏了居民应集资维修,但部分居民迟迟不愿缴纳大修基金,导致维修费一直筹集不齐。他说,该栋楼的两部电梯都属于超龄使用,改造费需要近27万元。对于这笔钱,部分业主一直“不买账”,不是以楼层低不使用电梯为由拒绝缴费,就是在应该按居住面积分摊费用,还是按楼层高低来缴费的问题上争执不休。无独有偶。赛罕区某小区的居民,最近也遭遇了“电梯罢工”——一栋楼的两部电梯,每天只开一部。小区物管称,两部电梯年底将进行年检,需更换3个零部件,但这不在电梯公司维保范围内,要更换必须启用大修基金,需1万多元。但是在小区480户业主当中,只有170余户缴费,物管为了减轻负荷,只好每天让其中一部电梯“休息”。为什么部分业主不愿意缴纳大修基金?该小区居民赵先生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房子入住不到5年,电梯就出现故障,房子一般要住几十年,现在就把大修基金用了,往后电梯还要不断保养,也就还要不断投钱,“电梯能在不动用大修基金的情况下修好,这是最好的。”
鉴于目前我市10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已达1777台,让业主一下子补齐大修基金是件难事,但电梯迟迟不维修又无法保障安全。怎么办?爱民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秀建议,政府部门需对电梯使用设立专项维修基金,确保电梯维修时有资金保障,同时出台实施补交居民楼电梯大修基金的硬性规定。当然,要居民一下子拿出数百上千元大家也接受不了,那可以采取每月分期缴纳的方式。若居民不信任物管单位,可以选出居民代表或成立业主委员会,保管这笔费用,确保每笔开支有账可查。
电梯公司负责人提醒:电梯被困,千万别强撬门
华升富士达负责人告诉记者,电梯其实很安全,每部电梯的构造里至少有三道保险。 这三道保险也就是三道安全保护装置:一是钢绳,一部电梯通常有8至10根钢绳,理论上一根钢绳就能承受轿厢和乘客的重量;二是限速制动器和安全钳,好比汽车的刹车,一旦发生故障,限速制动器会马上抱闸,卡住电梯轿厢防止下落,轿厢两侧的安全钳也能将电梯牢牢地卡在导轨上;三是液压缓冲器,安装在电梯井底部,类似汽车的减震,即使电梯坠落到井底,液压缓冲器也会像弹簧一样,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该负责人介绍,电梯发生故障时,相应的“保护程序”会自动启动。这个时候,呆在轿厢里是很安全的,不必惊慌。电梯没有到达平层位置,轿厢门不会开启,如果强行开门,一旦电梯突然恢复运行,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正确的做法应是:进入电梯机房手工操控盘车,将电梯降至平层位置,再用专门的“三角钥匙”开启轿厢门。这样做,比强行撬门更省时省力,也更加安全。 此外,业内人士还提醒,不要让液体流入电梯。在电梯底部,安设有许多电子零件,乘客携带的饮料或其他液体一旦倒在地上,顺着电梯井落到底层,很可能引起短路等故障。也不要乱按楼层按钮。要保持手机畅通,便于救援人员与被困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