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乌海沙河口区永胜巷14号的一个小区里,一名43岁的妇女乘坐电梯时,被卡在了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活活被卡死了。
电梯事件回放:2011年9月4日凌晨一点左右,吴女士下夜班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区。吴女士的男朋友赵先生,像往常一样在楼下保安室玩麻将,等着下夜班的吴女士回来。吴女士路过保安室看见大伙玩得正热乎,就跟男友说:“天不早了,赶紧结束吧,我先上楼了”。之后就匆匆去了电梯间。时先生心里盘算着玩完手头上的这一局就回家。也就十分钟左右,老赵往家走,就看见吴女士被卡住了,两条腿在半空悬着,他就赶紧过去托着他女友,同时呼喊保安室的人来帮忙。几个人急忙拨打了119、120、110。沙河口区消防中队离的最近,很快就到了现场,但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消防官兵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后来有人又联系了电梯维护部门的人,还有电梯公司的人,他们忙活了大概两个小时才把人救了下来。但是吴女士已经死亡。按常理来说,电梯门一般都有感应装置,关门时,如果感应到有物体被夹住,就会自动打开,门关不严,电梯是不会运行的。而这次事故中,电梯门却一直都是开着的,那么电梯是如何运行的?而且门既然是开着的,吴女士又怎么会被卡在电梯箱底与电梯门楣之间?记者为了一探究竟,找到了赵先生的家,但是无人接待,跟住在这栋楼上的居民打听物业公司的办公地点,大多不是表示不知道,就是不愿意说,这让记者感觉到事情有些异常。还是有热心的居民私底下告诉记者,死者的家属找物业公司闹了,想用摆灵堂的方式要挟物业公司进行赔偿。物业公司的苏经理正在协调此事。记者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一位自称是物业的工作人员。通过他,记者见到了苏经理,但一提起电梯事故的事,苏经理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到看苏经理不肯接受任何采访。记者只好回到小区跟几名小区居民随意攀谈,以求获得更多的线索。但这几位居民说话都非常谨慎。正当记者要离开时,一位姓孙的大爷叫住了记者,来到一个僻静之处,告诉记者说:其实刚才一起聊天的人中,有两位就是物业的工作人员,所以他们都不便说什么,最后,他将死者男朋友时先生的手机告诉了记者,并希望我们能帮帮时先生,把事情原因调查清楚。记者随即拨打了时先生的电话。既然物业以及死者的家属都不愿透露事发的细节,记者只好找到小区所在地派出所询问案件进展情况,但派出所也不愿说什么,让记者联系上级部门,但最终上级部门也以需要联系更上级部门的理由拒绝了采访。一而再的拒绝,记者只好去找当时参加救援的沙河口区消防中队。消防队员告诉记者,需要去大连市消防局跟领导打招呼,记者随即赶到了乌海市消防局,但负责宣传的同志请示领导后,给记者答复是当时参与救人的,除了消防还有电梯维护公司的人,人没有救活,他们也不便接受采访,记者想争取拿到当时消防队员拍摄的视频资料,但他们却又以当时根本没有拍摄资料为由婉言谢绝了,看来,此路又被堵上了。事故发生了接近一个周,有关部门还没有给出一个调查结果来,不是拒绝采访,就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记者决定自己到还在运行的另外一部电梯里看个究竟,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电梯的箱底已经破损不堪,正常的按键按下去应该有红灯亮起显示要去的楼层,但很多楼层的按键按下去都没反应。更为关键的是,在电梯里记者没有发现本应张贴出来的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也没有看到其他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只有几张被撕的看不清哪年哪月的维修标签,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发出一种刺耳的轰鸣声,让人不寒而栗。就在记者的调查过程当中,电梯竟然又出了问题。记者本来想用脚测试一下电梯关门的感应灵敏度,没想到却被夹住了脚,好不容易抽出脚来,电梯门又关不上了。
电梯质量谁来管:屡次出现故障的电梯为什么没有停止使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梯每年要进行一次强制检验,并且要将年检相关信息张贴在电梯间内醒目位置,为什么这部电梯里没有相关信息?针对这种情况,记者找到了乌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电梯质量检测的王处长答复说,包括夹死人的这部电梯在内的整栋楼的电梯都已通过今年的安全检验。是2010年11月26号检的,结果是合格的。并且张贴了检验合格的标志,但是有一些素质不太高的人,都给撕掉了。
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事故40起左右,特别是2011年以来电梯事故有上升趋势,7月4日,重庆一位老人从10楼坠落电梯井;7月5日,北京地铁电扶梯发生故障,导致1人死亡,2人重伤,26人轻伤;7月6日,重庆一小区,电梯从17楼飚升到34楼,一对母子被困4小时;7月7日,南京地铁一部电梯发生故障,将一男三女4名市民困住半小时。7月4日到7月7日,连续四天的电梯事故让人们开始对电梯安全空前关注起来,9月9日,广东东莞再次出现电梯事故,电梯箱从19楼急坠下来致使12人腿部骨折。目前,电梯已经成为高层楼宇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乘坐工具,电梯的安全问题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我国很多老旧电梯都在超期服役和带病运行。关于电梯的使用寿命,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地方政府早已经出台了地方性的标准,是15年。乌海事发小区的电梯是1996年投入使用的,到现在已经15年了。那么,对于电梯更新的费用该由谁出呢?根据国家物业条例,电梯的更新费用,应从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中提取。另外,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也规定,小区电梯更新费应从住宅专项维修基金支出。但现实中执行情况又是怎样呢?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大连的吴女士很不幸乘坐了一个“年迈多病”的电梯,失去了生命,但全国还有多少带病和超龄的电梯呢?多少人经历过可怕的电梯惊魂呢?这起事故,吴女士的生命不应该只换来75万的赔偿金就匆匆的画了句号,还应该给所有使用电梯的单位、小区提个醒,给负责电梯安全检验的部门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