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工业设计在电梯产品中应用进展缓慢的原因
作者: 刘光来 2013-02-18 15:02:43 浏览:156
信息来源:《中国电梯》
[打印]

    工业设计在电梯产品上应用进展为何如此缓慢?笔者常常思考这一问题并作了初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先天不足。首先,电梯不像汽车,离开工厂时它只是个“半成品”,安装并投入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的产品交给不同的安装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电梯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使用时的效果在工厂不具有可控性。其次,乘客作为电梯的使用者,往往不是购买该产品的决策者,这样造成终端消费者的感受与电梯制造商的意图发生偏离。再次,绝大部分电梯在设计时都是根据现有土建结构、预留空间着手进行的,所以其外型已基本固定。对于封闭式土建结构的轿厢,设计师只好在轿厢内部装饰上做文章,对于敞开式土建结构的观景轿厢,可供设计师发挥的空间会多些,而目前市场中90%以上的轿厢为非观景轿厢。

(2)重视度不够。乘客在轿厢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暂,通常只有1-2min,大部分人对其品质没有过多的要求。从发明时间来看,电梯与汽车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但“进化”大不一样。看看今天的汽车,电梯产品则显得特别“寒碜”。如果大家对汽车的要求仅停留在有4个轮子能载人、能跑就行,我想汽车业的发展也绝对不会有今天。

(3)小批量定制模式。与大批量定制的汽车产品相比较,单个规格的电梯产品显得太少。为了节约成本,制造商在加工过程中模具投入有限,绝大部分轿厢以千篇一律的横平竖直面貌展现在乘客眼前,既缺乏个性又显得冷漠。目前像汽车产品那样流线型的造型在电梯产品上的运用是极其罕见的。

(4)工业设计人才的缺乏。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与国内工业设计公司,国内设计院校、港台设计亊务所、 德国工业设计事务所都曾合作过,而目前国内外专门从事电梯产品工业设计的人才或参与过相关电梯产品工业设计的人员都相当少,绝大部分工业设计人才都涌向汽 车、信息技术、广吿、时装、家电、建筑等行业,投入到电梯行业的设计人才寥寥无几,实力单薄。

(5)轿厢与乘客距离近,瑕疵无法掩盖,要求高。像国内一些髙档酒店、写字楼大多是委托国外设计师来设计。我们常常会发现整幢大楼造型很有创意,大厦内部装潢也很上档次,但真正把大楼内部的电梯装潢做得好的有几家?其实单单是电梯装潢“真差劲”么?当近距离地去观察或觚摸建筑物本身,你可能也会发现很多的不足,只不过通常由于距离远、体积大,一些缺憾被观赏者忽略了。但在狭小的轿厢空间内,设计和制造中的每一个瑕疵对于乘客却是如此明显。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