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杭州市将电梯安监做法板上质检大讲堂
作者: 国际电梯网 2013-03-04 16:18:02 浏览:88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电梯数量庞大,而电梯维保人员和监察单位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增大了电梯监察的难度,更加不能保证每部电梯都健康运行。随着科学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梯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质检大讲堂上,杭州市质监局将电梯安全监察的做法进行了讲述。

    监察人员只有几十人,电梯却有数万台,如果发生电梯困人事件,如何有效救援?几乎国内每个城市都面临同一难题,而杭州市质监局却通过建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3月1日在京举行的2013年第一次质检大讲堂暨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活动,将杭州电梯安全监察的做法搬上了质检大讲堂。

  5.8万余台电梯中均张贴“96333”专线电话标志,每张标志都有一个电梯设备编号;组建了“电梯维保单位、90个应急救援站、技术专家”3支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中心建立两年多来,现场电梯救援平均用时3.8分钟,没有发生一起救援失败事件。大讲堂上,杭州市质监局副局长卢建祥以《强化科学监管 保障质量安全》为题,全面介绍了以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为重点的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及其取得的实效。

  据介绍,2010年8月,杭州市正式成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研制了电梯实时监控、故障智能报警和应急救援辅助系统,制定了老旧电梯安全评价规则,开发了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让杭州的电梯“能记事、会说话”。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陈钢主持学习活动时指出,杭州建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以质检为民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质检的忠诚,树立了质检部门良好形象。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借鉴杭州质监局等单位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质检工作理论体系创新研究,积极探索加强业务管理新机制、新方法,努力破解当前质检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把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

  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纪检组长王炜、党组成员张沁荣,认监委、标准委和总局机关全体干部,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学习。

    在当今时代,生命和时间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因为一旦失去便永远不会再重来。 加强电梯的安全检查,运用科技手段对电梯进行监控和管理,是有效保障电梯乘客安全的重要做法。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