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姓名:沈斌
身份:助理工程师
绝活:电梯维修几乎零差错
接到故障电话后半个小时内赶到现场,检查维修要在两个小时内搞定。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电梯维修工作对于沈斌来说,同样是“如履薄冰”。
从细节入手,用逻辑能力推理出问题所在,经验和思考却让沈斌在“薄冰”上走得更稳。作为一名电梯维修工,沈斌谦虚地认为自己的“活”并不绝。不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严格的安全意识,却让他在不久前举行的杭州市电梯安装维修工技能大赛中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逻辑能力是专业技能的关键
供职于杭州通达电梯工程的沈斌1997年入行,如今已是助理工程师。说起自己的工作,沈斌觉得并没有什么秘籍,只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助了他一臂之力。也正因如此,沈斌总是能找出别人找不到的问题。
采访中,沈斌给记者讲了一些工作中的小例子。他告诉记者,曾经遇上一台工地上的电梯出了故障,关了电梯门也无法运行。第一拨维修工找不到头绪,于是 公司派他前去检查故障电梯,最终他发现电梯门上一直有一道缝隙,“从这道缝隙,我发现是电梯门传动装置中一个零件变形,才导致电梯门因无法关严而停动。”
沈斌说,逻辑推理能力是电梯维修工之间技能差距的关键,“电梯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它的零部件工作是一环套一环的。安全性的高要求也导致了高故障率, 所以一个很小的零件出问题就可能引起电梯故障。我的工作职责就在于通过种种细节,找出故障所在。”而他的优势也就是注重细节,能从细微的现象中推理出问题 所在。
沈斌认为,引起电梯故障的问题总会表现出一些现象,而维修方案就需要从这些现象中一一推理出来。他告诉记者,自己了解电梯每一个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够找到最佳的维修方案,而多年的经验和早期的求学经历则是让自己能做好的最大支柱。
安全意识保航才能零差错
沈斌告诉记者,工作一段时间后,他选择了去大学深造,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而提起这一选择,他总是感到十分庆幸,正是这段本科学习的经 历,给了自己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训练了他的逻辑能力,学会了用系统化的眼光来处理电梯故障。但在效率之上,沈斌说:“安全性才是第一位的。”
正是这种平稳的心态,成为沈斌减少工作差错的重要保证。比如他愿意多花两个小时回公司重取一套安全绳,“电梯维修也算得上是高危工作,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也正是这种安全意识,才保证了沈斌在工作中的少差错甚至零差错。
电梯安装维修的工作并不轻松,沈斌曾有连续工作八小时,两天完成一部电梯安装调试工作的经历。“可能因为我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做得比较好吧。”沈斌谦逊地说。
免责声明:由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因此本站不完全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