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房地产救市还是不救市的争论,仍未止歇。
在9月27日本报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2008(沈阳)高峰会上,学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认为,在目前的情形下,政府不可能通过救市来使行业出现逆转。开发商派代表泰盈集团董事长杨晓辉也认为,政府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而广东盈然木业有限公司品牌总经理林皓则表达了矛盾情绪:“作为消费者我肯定不支持救市;作为企业来说,特别是和房地产相关联的企业,我们希望房地产业不至于荒废。”
救市的必要性
全球房地产似乎都迎来了下跌周期。“从更大的视野来讲,美国率先跌,欧洲也在跌,澳大利亚都在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而他认为,全球范围内房地产的普跌拥有共同的因素,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经济正在进入下降周期,这个下降周期既和实体经济有关,也和美国的金融危机有关。”哈继铭判断,美国房价不止跌,美国的金融危机无法结束。他认为美国房价还有10%-15%的下跌空间。这意味着中国也将会受到影响。
站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确实有改变和出台一些政策的必要。如今,经济增长已被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他说,在这个重要时期,房地产必须发挥支柱产业作用。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长为零,意味着房地产和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是零。
他进一步分析,房地产行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多少农民兄弟在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工作,无论是拉动经济增长,还是解决就业问题,房地产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顾云昌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应该从防止房价上涨变为保稳定,保增长。“保持稳定需求交易,交易量上去是关键,我认为这是摆在我们行业面前最大的事情。”顾云昌说。
学者们和开发商们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政府需要出台一些反周期的政策。
救市之尴尬现状
假设救市拥有十分的必要性,究竟该如何救市?
顾云昌最近一直在呼吁取消现行的一些房地产政策,比如二套房按揭和营业税政策。“因为这些政策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时候产生的。”
为了增加资金活跃程度,顾云昌认为有必要在财税政策方面做文章。“现在我们看到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政策,既要有免税的政策,还要有减税的。而增加税种,尤其是保有环节的税种,才能遏制那些炒楼者。”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呼吁,应进一步放宽按揭政策来刺激交易量,比如取消第二套住房的限制性政策,首套住房按揭利率打五折。
除了中央出台的政策以外,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措施是否更有效?钟伟对此持悲观态度。
“沈阳市在副省级城市当中GDP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地方可支配收入水平都是有限的,而在建的项目如此之多,土地出让金在2008、2009年都有可能下调,那么地方政府又有什么方式来刺激消费者的信心呢?”钟伟反问。默认开发商土地搁置、在建楼盘放缓建设、降低契税,被认为是地方政府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这些对挽救房地产市场没有根本意义,因为这些措施只能使事情不至于变得更坏。市场要调整了,谁都挡不住。”钟伟认为。
早前高调出台一些救市政策的西安并没有换来当地房地产开发商的理解,却迎来更多的质疑声和反对声。从开发商朴素的心愿出发,杨晓辉希望,即使政府出台政策,也能考虑到区域的发展状况。“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城市每个区域的发展是不尽相同的,不要一律看待。”
杨晓辉也认为,税收的减免、迟交土地款、放松按揭政策对市场影响有限。“市场信心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作为我们开发商来说把未来的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总比盲目的乐观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