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总体来看,成渝都市群内近四分之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都排在200名之外,进入前100名的城市只有1个,城市群的整体综合竞争力较弱,作为西部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在交通、人才、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比东部地区落后很多。
关中城市群内大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200开外,决定了关中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处于全国各大城市群中比较落后的水平。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差距较大,首末位城市竞争力排名相差237名。排在第2位的兰州与第3位的宝鸡综合竞争力相差45位。
武汉城市群除武汉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都属于中小城市,城市竞争力普遍较弱,仅有两个城市进入全国前100名,4个城市在100名到200名之间,其余5个城市排在200名开外,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整体较弱。
长株潭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两级分化严重。排在首位的长沙与排在末位的永州名次相差251位,与排在第二位的湘潭相差67位;其次,长株潭城市群处于内陆地区,发展现代经济的条件与沿海城市差距很大,总体竞争力不强。但长株潭城市群潜力巨大,将会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城市群体。
中原城市群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是省会城市郑州,但绝大多数城市综合竞争力普遍排在100名之外,整个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普遍较低。
从整个中部地区的城市群来看,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要稍强一些,与两者相比,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稍显单薄。哈尔滨、沈阳城市群的竞争力分布不均匀,不同城市差别巨大,总体竞争力较弱,排名普遍靠后。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分布均匀,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由沿海到内陆梯次递减。这一方面说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城市发展相对均衡,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整个城市群内还是缺乏一个带动全局的发动机,还没有通过辐射和集聚发挥出整体的力量。福厦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间水平,相比较来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颗灿烂的明珠照耀下,福厦城市群略显暗淡。南宁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偏弱,没有超大型城市,整个城市群各个城市相对独立,没有形成资源整合,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整体合力没有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发展态势被深深打上东西部发展差距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