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昨日,市质监局召开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构建社会共治体系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市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在用“大龄”电梯多达2600余台,并且呈快速增长之势。东莞作为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城市,正尝试开展针对“大龄”电梯的专项整治,对其逐一建档,跟踪安全问题自查与整改情况。
市质监部门表示,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电梯报废的法律依据或相关标准,也没有对电梯实行强制报废制度,即使质监部门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验中,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也只能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无权判定是否报废换新。
市质监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电梯是否报废只能根据电梯使用单位的意愿自主选择。对于使用单位和物业公司来讲,更新电梯动辄高达二三十万元一台的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底,东莞质监部门仅受理了60台电梯的报废申请。
昨日,记者从东莞市质监局获悉,近期将会开展针对全市服役年限超过15年的“大龄”电梯的专项整治。据悉,本次专项整治会针对“大龄”电梯进行重点现场检查,镇街政府需对“大龄”电梯建立专门的档案,尤其是针对故障多、投诉多的电梯,要求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主动约请电梯制造或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开展一次风险评估,向业主和有关部门提出修理、改造甚至更新电梯的建议。
至于对“大龄”电梯检测有多严格?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老旧电梯会比一般电梯增加10项检测项目,检测成本暂由质监部门方面消化解决。”
“大龄”电梯多带病服役
昨日,记者从市质监局方面获悉,目前全市的7万余台在用电梯中,“大龄”电梯数量已高达2600余台。
“大龄”电梯往往带病服役,这让市民心惊惊。建于1999年的莞城经贸中心属于东莞早期用上电梯的高层小区,目前小区内4栋住宅楼的电梯服役时间早已超15个年头了。该小区不少居民表示,小区电梯老旧容易出现故障,日常使用时会出现运行不畅或困梯的小状况,更要命的是一旦电梯出了问题需要修理时,一停运就是大半个月,业主们出门只能爬楼梯。不少其他小区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南城石竹花园小区,电梯使用了十年余,平时小状况也颇多,让业主们有些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