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看得见的电梯看不见的良心
作者: 2015-08-06 11:20:28 浏览:95
[打印]

  最近电梯安全的各种新闻,其实是早晚的事。面对如此庞大的装机量,电梯本身的安全隐患也会被同时放大,但作为现代化标志的工具,也要配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才不会变成吃人的老虎。否则,我们只能算是前现代化。

  作为建筑质量的一部分,除了整个楼体结实不结实,剩下的则是带电带火的用具,燃气炉和电梯就是如此。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建筑楼体通常的使用期是50年,而一部电梯基本上15年就需要反复大修或者更换。因此,这就变成了一个潜在的售后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真的不能指望只有几十人的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更多的,则要向社会购买服务。在大多数业主看来,购买房产后,整个维修服务都需要向物业和开发商去购买,但他们大多数无法满足,甚至还没有预见到这个问题。

  既然问题来了,就需要一个妥帖的解决办法。开发商能负责一时,却不能负责一世,这一理论上的观点其实正是市场增值服务的空间。比如,在电梯保修期过后,如何善后,不仅需要与业主提前沟通,也应当在市场上公开选择,并将受益的主体和经营的主体划分开,最终成为双赢的局面。

  所以,关于电梯的服务,不仅是看得见的服务,更是看不见的良心。其中既有开发商的能力,更有物业的组织能力,以及业主本身的公共素养。

  然而,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人都想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把事情办了。最终吃亏的还是业主本身,成为解不开的死结。所以就要在隐患爆发前提前约定,尤其是业主委员会的建立,以及电梯作为经营载体的二次利益分配。如此看来,这简直是一个高技术难度的动作,我们又有几个小区能做得到呢?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