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改造老旧电梯,660户业主是怎么谈妥的?
作者: 2015-12-03 09:02:02 浏览:114
[打印]

  当前,小区治理中老旧电梯改造是个普遍存在的难题,难在资金筹措,难在业主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程序进展不易,业主大会难开起来,业主讨论问题意见争执难达成协议。

  小区物权私有,按照有关规定须三分之二以上业主民主表决同意后,改造方案才可生效实施。电梯改造涉及设备选购、安装、资金筹集,对电梯质量、价格、成本和各户资金摊派公平等问题,业主举棋不定,对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拿出的方案,业主充满疑虑,讨论起来常常相互指责,迟迟不决,以致拖延生变。

  为什么关乎小区居民生命安危的大事却难以意见一致?为什么居民自治的步子难以迈开?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帕特南给出了回答。他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提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在于社会资本不足,缺乏信任、规范和有效的网络,人们难以跨越猜疑的藩篱,难以消除逃避义务的行为。相反,在一个共同体中,信任程度越高,规则越被普遍接受遵循,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合作本身带来信任,规范降低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就会逐步发展。

  今年在老旧电梯改造方面有个成功的案例。杨浦区阳明新城小区共有居民660户,小区电梯已经使用18年了,不仅开关时经常错位,而且多次发生电梯冲顶等突发事故。经专业检测,电梯不能再小修小补,必须大修改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广大业主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听证、协商和游说宣传,最后有85%以上的业主签字同意大修改造,90%的业主缴纳了改造资金,并于今年6月份9部电梯全部成功改造。这件事政府没有“插手”,所有协商、决策、议价和购买均由居民自决自治。这说明,普遍认为难上加难的小区管理难题可以通过居民自治解决。

  阳明新城居民自治的支点在哪?在于丰厚的社会资本,有了这个支点,业委会、居委会等自治主体才可以破解难题。社会资本并不等同于社会资金,它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这是一种更深更广的资源。社会资本的关键在于用好民主协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阳明新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主议事机构,即小区热心居民自发组织的“明声堂”,小区发生的各种现象都可以进行议论、辩论,这个议事机构只讨论不决策,意见建议供业委会、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参考,业委会成员自觉主动去现场旁听不同声音的议论,业委会作决策时充分尊重和吸收“明声堂”的意见建议。光有机构还不行,小区居民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也要跟上。作为首批外销房,阳明新城的居民中不少为侨眷、海归和白领等,能自觉遵守小区制订的各方面公约,比如小区养宠物较多,居民提出建造一个宠物厕所,经认证后业委会出资金,物业公司实施,宠物主人也自觉遵守规则。

  良好的优质的社会资本,就是在社区居民心中逐步形成“家园意识”、“共同体意识”,从而从陌生人变成熟人,再由熟人社区变成好人社区。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6文件,核心目标是要建立有效的社区治理体系,并在街道办事处组建了社区自治办公室,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街道办事处第一次出现的行政机构。目前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处在初创阶段,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积累小区的社会资本上,为顺利开展居民自治奠定基础,逐步破解社区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