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3月28日,湖州大厦的一电梯从26楼坠落至18楼,两年轻男子被困其中。因为电梯事故的频发,网友纷纷吐槽电梯安全,有位姓王的女士坦言,去年她在龙游一写字楼就遭遇了电梯突然故障的事件,这使得她后来都不敢坐电梯上班了。
邵妹:龙游高楼数量现在还不多,出故障的事情没怎么听说。
杨星:没听说过并不代表没有吧,有时只是小故障,没有出现大问题。
邵妹:你坐电梯有看电梯的维保记录、电梯警示标志等习惯吗?
杨星:这还真没有,除非是电梯超载了,我才会看看荷载量是多少等。
邵妹:我是被电梯困过所以特别能体会那种恐惧。有一回还是一个人被困在电梯里,我马上拨打了求助电话,后来一下子就恢复了正常,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还蛮恐怖的。
杨星:那你还比较镇定,其实我觉得除了电梯本身的“健康问题”外,咱们乘坐的人平时也缺少一种安全意识。
邵妹:这怎么说?
杨星:电梯门都是装有防夹装置的,搬东西时,人们往往用物品把门挡住。其实,电梯门有10多秒的间隔时间,反复关闭后,电梯就会启动保护设计,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要按住电钮,而不要强制挡门。另外,强行扒门也是非常危险的事。
邵妹:你说的这些问题我觉得大伙似乎并不是特别注意。就说你刚提到的扒电梯门,我有朋友就遇到过。那时她同事一个3岁小孩的手指被电梯门夹住了,大家都吓坏了,就在那瞬间,她竟然硬生生把电梯门扒开,其他人把孩子手拉了回来。
杨星:那真是万幸啊,其实你朋友这样做太危险了。关于电梯,我们平时很少去宣传使用安全习惯,总觉得这么简单的东西,大家都应该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邵妹: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小高层多的小区不妨组织一些电梯安全知识讲座。
杨星:不仅针对居民,我建议还要针对学生,让培训成为常态。
邵妹:说到底,电梯事件到底是安全责任事故还是乘坐者自己不重视导致的安全隐患事件,都非常值得我们讨论。
杨星:按我们刚才讨论的,电梯安全责任至少包含3家,一是生产厂家的定期检查维护;二是使用单位的例行维护和紧急处理维护,第三就是乘坐者自身安全意识,缺一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