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论坛首发式在京举行
作者: 2016-12-27 09:59:37 浏览:122
[打印]

  北京12月27日讯 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主办、方略智库承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论坛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初论》首发式12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党校和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计划和竞争、宏观平衡和微观活力的科学统一,完成共享共富和竞争活力的统一,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加系统和完备的体制理论支撑,也为全球命运共同体提供未来发展的中国方案。

  《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初论》作者潘之凯认为,社会控制力的主要着力点在生产环节时构建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控制力的主要着力点在消费环节时,构建了市场经济体制,如果将最有活力的消费环节和生产环节完全放开自由选择和竞争,而社会控制力管控交换环节中的“流”就可以构建全新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该体制首先按地区建立政府管控的供需契合枢纽,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既能完全自由自主地进行更公平的竞争,又能实现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计划和竞争的统一:在纵向维度上,通过把宏观平衡计划转化为宏观调控参数,再经过各地供需契合枢纽传导到企业的生产合同招标中,从而实现宏观计划(平衡)与微观竞争(活力)的统一;在横向时间维度上,通过各地供需契合枢纽的计划管控,将一个经济活动分为契约签订前的竞争阶段和契约签订后的计划阶段,以可验证可重复的经济体制实现竞争性和计划性在这个体制中的统一。

  潘之凯提出,通过契约后阶段的计划性,将实现资金以及以货币资金构成的生产资料在竞争中作用降至仅可以获取利息的水平,而寿命相对较短的智慧力生产因素将成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因素,进而实现生产资料所有者通过智慧力劳动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按劳分配,再加上由现实劳动实现的按劳分配真正实现了不受所有制关系限制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潘之凯提出用每个人都持续拥有的未来劳动,置换现实消费,又用自己的消费需要,创造自己就近就业的机会”的“置换”。这其中:最广泛最普遍的消费者通过“置换”提前得到了消费品,这个消费品正好是生产者按“置换”计划制造的产品;消费者根据“置换”计划支付未来劳动,这个劳动正好满足生产者对劳动力的需求;消费者用劳动所得偿还提前消费的欠费,而这正好是生产者再生产的投资;政府则既是“置换”的谋划者和导演者,也是全过程的计划者和组织者。“置换”者用未来稳定的就业作保证,分阶段获得自己用未来劳动“置换”的消费品、用未来劳动生产这些消费品、在生产自己使用的消费品中实现稳定就业和用就业收入偿还己获得消费品的欠费的所有过程,都是供需双方在政府监管下的契约行为和执行契约的行为。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成勋教授在论坛上指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外在形式,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优化。“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版,它摒弃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垄断性、主观性和凝固性;它革除了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自发性、盲目性、事后性和不可持续性的顽疾与弊端,从而保留和吸纳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良性元素,即将计划经济体制的预见性、统筹性和节约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自主性、竞争性和效率性融为一体,设计出一种将是当前世界上最新型的经济体制,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这种体制能够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中国梦”的圆满实现就将得到新的、强有力的体制支撑。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世华认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初论》塑造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框架,设计了包括财政、金融、对外经贸等子系统,作者从计划和市场两个问题入手研究,抓住了要害。党的14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取得很大成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经济理论界一直认为计划和市场,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关系。现在潘之凯把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上升到运行机制,系首次公开提出,是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毛立言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性的实现问题,理论上讲,计划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与基本特征之一,计划功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功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进展,但“有计划”三字是省略而不是取消。

  方略智库主任、博士何学彦强调,基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现状与任务,应该不断健全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协调作用的机制体制。概言之,应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统筹性作用;健全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协调作用的机制体制。计划与市场两者并不是“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它们都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现状是:供需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失衡、内外经济结构失衡,这四大失衡就需要再次讨论计划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辩证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厘清两者的边界,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成为两只“灵巧的手”,形成良性互动,释放出更大的活力,为迈向经济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