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2008年对于楼市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是风云变幻、五味杂陈的一年。金融危机、救市……每一个大的事件都能让楼市产生震动。在震动中,开发商在观望,期待能发现利好消息,让楼市再火一把;购房者也在观望,看房子是不是真的降价了。观望来,观望去,但很多现象却越来越看不清了。所以,大家只好继续观望……
拐了?拐了!
2008年年初,就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拐点”声中经历降价寒流的时候,济南楼市仍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少楼盘为避开春节期间的销售淡季,纷纷赶在元旦前后开盘,取得了不菲的销售业绩。2008年的济南楼市就这样以供需两旺、价格坚挺的势头拉开帷幕,于是,所有人都笑了,面对“拐点论”的风生水起和消费者迷茫的眼神,济南楼市似乎在以“开门红”的事实告诉所有的人,“拐点”不可能在济南上演。
颇具戏剧性的是,楼市在瞬间发生了变化。年初曾经有业内人士说,只要有地就能赚钱!当地产人还在品味着牛刀与徐滇庆的房价赌局的时候,随着万科一声号角,以前狂喊“死了都不降”的外地开发商开始跟风而降,降价风一吹就是一年。
于是,降价成了济南购房人的期待,“观望气氛浓厚”成为楼市新闻与分析中最常见的一句话。然而济南开发商在大半年时间里却迷信“济南跟外地不一样”,房价一直坚挺。济南楼市从5月开始转入低迷,经历夏天传统的淡季,济南不少楼盘都把希望放在了传统的“金九银十”上,但进入9月不久就失望地发现,“冷空气”已经席卷了济南楼市,进入10月,经历了较长时间观望的开发商们开始意识到“金九银十”已经不再,于是不得不承认济南楼市进入“严冬”。
8月,“万人购房团”粉墨登场。由“万人不买房运动”转型的那个指望靠人海战术让房价下挫的深圳购房团,自诞生起就没少挨房地产业界人士的板砖。一边风波未平,一边风波又起,济南“万人购房团”自从跟风出现,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且组织者分为两拨,一拨为有偿经营的公司行为,一拨为打着公益事业牌子的个人行为,究竟“万人购房团”在济南是否可行?几个月后的今天看来,更像是一场闹剧在上演。
做“俯卧撑”了!
祸不单行,美国爆出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出现调整,这对于楼市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楼市销售陷入深度低迷,甚至有人大胆预言房地产市场即将崩盘,房价大幅下挫。
“房价在做‘俯卧撑’”,一直喊着“济南有刚性需求“的开发商,在猝不及防中发现年底的销售任务和资金压力赫然摆在了眼前。在市场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快速消化无疑是规避风险最佳的方式,因此,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等待和观望之后,年底不少楼盘调整战略,加快了上市节奏。上市量大却销售艰难,于是济南楼市打折促销频出。开发商们以交2万抵4万、特价房、送精装家具家电、甚至送结婚旅游等各种方式进行着促销,直接的购房折扣也一路走低,9.9折、9.8折、9.5折、9.4折、9.2折……
奇怪的是,虽然开发商们实际上是骑虎难下,但还是遮遮掩掩,不见一个济南开发商放言明说降价。甚至还有开发商把“降价”拿出来“雷人”。某开发商曾在媒体上大做广告,称:推出30套特价房直降1000元。部分购房者为之欢呼雀跃,旋即有购房者发现这30套特价房基本是顶楼北侧尾房,而且价格也与开发商目前售价相差无几,并非直降1000元,于是乎“降价”被彻底利用了一把。游戏他人者被人戏。一番广告混战之后,济南楼市依然难以改变消费者观望的心理,销售量仍然持续低迷。你说“囧”吧?
救市?救谁?
2008年,“救市”成为地产界一致的呼声。从年初到年末,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五次降息、减免交易税费、放宽二套房贷、鼓励购买改善型自住房、支持房地产信贷……随后,山东及济南的“救市”政策也相应出台。
然而,频频出台的新政并没有催火济南楼市。于是有人说,楼市现在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提振楼市信心,楼市才能回暖。不少人担心买了房子就会降价而不敢买房,终归是觉得目前房价还是高位,还有下降的空间。由此看,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要有理性合理的房价。房价一致看空,连国家政策也释放了楼市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信号。房地产要活下去只能依靠自救。而导致这一困局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房价远远超出了市场能接受的范围。
在这寒冷的冬天,如果还苦苦守望在高处,那么,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万花丛中早已没了它的身影。楼市就是一场买方与卖方的较力游戏,二者在博弈中寻求一种平衡,一种理性的平衡。开发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结束了,果真执迷不悟依旧像“猪坚强”那样死撑到底的话,只有死路一条。降价已成共识,高房价注定等不来春天!总之,开发商要平安过冬,降价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