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1 中国大陆电梯企业数量
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大陆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数量为498家;通过型式试验备案的电梯部件制造企业数量为55家;取得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许可的企业数量为5 411家;取得电梯作业人员资格的人数为376 178人。
2 中国大陆电梯年产量
2007年中国大陆共制造电梯21.6万台,比上年增长28.6%,继续高速增长。这个产量超过了全球电梯产量的40%,中国大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主流观点认为,2009年中国大陆电梯产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放缓”。
近几年各类电梯生产情况为:乘客电梯约占年产量的71%,载货电梯约占10%,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占15%,杂物电梯约占3%,液压电梯约占1%。
3 中国大陆电梯年新安装量
2007年中国大陆新安装电梯共146 999台,比上年增长24%,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新安装电梯市场。新安装电梯排在前10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福建、河南、重庆、山东。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大陆新安装电梯还将维持较大的数量,这主要基于:(1)城镇人口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住宅及办公建筑快速增长。(2)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继续增加。(3)住宅安装电梯呈现低层化。(4)既有建筑的改造引起电梯改造或者加装电梯,等。
4 中国在用电梯数量及远期预期
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大陆在用电梯总数达917 313台,成为世界电梯保有量大国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用电梯总数达63 753台。中国大陆在用电梯排在前10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福建、河南、重庆、山东。
远期预期: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5,目前使用着世界1/10数量的电梯。按人均电梯拥有量来计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它们的1/10,甚至是1/20。如果中国大陆电梯的人均拥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在用电梯总数至少还要翻一番。
5 中国大陆电梯企业进出口
2007年中国大陆电梯企业向1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电梯31 596台(其中垂直电梯16 507台,自动扶梯15 089台),比上年增长41%。中国大陆成为世界主要的电梯出口基地之一。
2007年中国大陆垂直电梯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排在前10名(按台数)的是:阿联酋、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印度、泰国、土耳其、印尼、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排在前10名(按台数)的是:韩国、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科威特、印尼、美国、英国、伊朗。
2007年中国大陆进口电梯2 595台(其中垂直电梯 2 536台,自动扶梯59台),比上年增长15%。电梯进口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士、法国、美国。
2007年中国大陆全年电梯出口台数是进口台数的12倍。早在2002年中国大陆全年电梯进出口台数基本持平,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6 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概况
2007年中国大陆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 280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8 010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办公楼投资1 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速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营业用房投资2 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增速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其他投资3 457亿元,同比增长38.1%,增速比上年提高26.7个百分点。
2007年中国大陆房地产发展特点如下:(1)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2)商品住宅投资比重上升,经济适用住房投资所占比重回落。(3)利用外资和个人住房贷款高速增长。(4)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开发投资平稳增长。(5)商品房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较快增长,竣工面积低速增长。(6)商品房销售面积快速增长,但年底前增速回落。
7 中国大陆电梯产品的需求趋向
中国大陆电梯产品的需求趋向是:(1)节能,以降低运行成本。(2)设备长寿命、免维护或少维护。(3)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4)设备价格低。(5)节省建筑空间。(6)抗震性能。变频控制的带有能量反馈装置的无齿轮电梯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小机房电梯、无机房无齿轮电梯在新安装电梯市场中仍然占有较高份额。
8 影响中国电梯市场的政治、社会与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影响电梯市场的政治、社会与宏观经济环境有以下因素:(1)2009年是建国60周年,澳门回归10年。(2)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3)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项目在建。(4)“后奥运问题”不会困扰中国经济。(5)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陷入为期4~6年的低迷,证券市场可能维持低迷。(6)“汶川5·12地震”后的重建。
9 中国大陆电梯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形势
中国大陆电梯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形势如下:(1)作为与房地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可能进入为期4~6年的冬天。(2)行业结构中生产方式和售后服务两方面均需调整。(3)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涨,但是竞争导致电梯制造、安装、维保价格走低,企业盈利减少。(4)产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然而过度要求降低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存在电梯安全事故潜在危险。(5)国内品牌迎战国际品牌,小品牌迎战大品牌,品牌竞争加剧。国际品牌、大品牌占优势。(6)二线城市电梯市场、西部电梯市场保持增长。(7)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收购、多元化或战略升级。(8)企业采用OEM、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9)巨大的电梯市场增量产生对维保专业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