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10月29日,苏州市住建局发布《苏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一句“各县级市、区政府设立工作机构负责做好本辖区内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组织实施、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纠纷调解和相关统筹协调工作”,让很多本市住户看到了给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希望。
本市很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居民楼大多没有设置电梯,这给住户们尤其是老年住户带来较多不便。这几年,给既有多层住宅家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报也多次关注此事。
征求意见公布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住宅小区住户,听听他们的心声。
满怀期盼
10月31日上午,记者在元和新村一区见到刘阿姨时,她一手怀抱着外孙女,一手拿着外孙女的水壶,小心翼翼地从楼梯上一步步走下来。刘阿姨女儿家在4楼,从两年多前外孙女出生起,刘阿姨在工作日来此照看孩子。外孙女会走路后,她又多了项抱孩子下楼玩耍的“工作”。眼瞅着外孙女一天天长大,刘阿姨发觉抱孩子上下楼越来越不轻松。她说:“最近天气好,天天带下楼玩,她是开心了,我的腰和膝盖开始疼了。”
得知苏州开始公开征求给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意见,刘阿姨盼着等这份《意见》正式公布后,本市也能尽快出台相应政策。那样,她再带外孙女下楼玩耍就“方便多了”。
谨慎乐观
对于征求意见稿,家住颜港南村的李先生表示出了“谨慎乐观”。10月29日当晚,他就通过手机绑定的微信公众号了解了相关内容。他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若真能给老住宅小区安装电梯,那真的是方便我们出门了。”
但是,李先生注意到了征求意见稿中的两个字“增设”。李先生的担忧正因为这两个字。他说:“像我们小区,建设的时候因为条件不具备,当时的人们也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没有预留安装电梯的空间,到时候电梯能不能装得进去还是个问题。”不仅如此,征求意见还提到了两个“三分之二”,即“经本幢或本单元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李先生说,像颜港南村这样的小区,不仅是老住宅小区,还是个学区房,很多人买房仅仅是“让孩子上学有个地方”,这些人“住了几年就搬走了,他们才不管也不会愿意给房子装电梯”。
反对声音
与李先生的谨慎乐观不同,枫泾新村一区的孙女士反对给老住宅小区安装电梯。她的理由归纳起来就两个字“安全”。
她特地从网站上下载并打印出了征求意见稿,拿在手里一口气给记者说了好几个“安全”:首先,枫泾新村一区可以算是市区范围内最早建成的住宅小区之一,几十年下来,房屋结构能不能承受住那么重的电梯是个未知数,毕竟,全苏州范围内还没有人进行过相关尝试。“别蛮好一幢楼原本还能住几年,却因为装了电梯给整成了危房。”其次,就像征求意见稿里提到的,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增设的电梯本身是不是安全可靠也不得而知,毕竟,“现在经常能听到电梯关人的事情”。还有,今后不管是采取在楼内“增设”还是在楼外“外挂”的方式安装了电梯,涉及的住宅安全、消防安全等问题又由谁来保证?怎么保证?这些问题在孙女士看来,在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上都没有详细说明。(完)
(综合自:零距离论坛、昆山论坛)

本文标签: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