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看苏州专稿文/李海鹏剪辑/骆晨】
在吴中区华村苑小区,记者见到了这台电梯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二维码。只要维保人员通过专业的app扫一扫,就能获得电梯的信息。维保人员介绍,每次维保,他们根据app上弹出的项目,完成一个,才能进行下一个检查。并且有些步骤需要实地拍照。每次维保周期为半个月,超过时间了,app还会发送消息进行预警,并告知电梯的安全员。
工作人员介绍,电梯智慧管理系统是一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软件。它将使用单位的目常巡查事项和维保单位的定期维保事项内置在软件中,同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张贴在电梯轿厢内。系统上线运行后可以帮助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员通过现场手机扫码激活日常巡查功能,然后根据软件提示对电梯的层门、轿厢、报警装置等项目逐一检査,同时将检查结果录入系统,生成巡查记录。巡查发现需要维修的项目可以通过系统向电梯维保单位招修。
吴中区电梯智慧管理系统第一期试点工作已于2018年11月1日展开,42个物业项目的1000部乘客电梯接入了系统,相关电梯维保单位已通过系统进行电梯无纸化维保,电梯安全管理员通过系统进行电梯安全巡查。2019年1月21日纳入二期试点的1000部电梯也将上线运行。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邢东生介绍,本次电梯改革有三个方面,分别为无纸化维保、按需维保和检验改革试点。其中,正在着手开展的按需维保试点工作,针对全市所有加载远程监控、购买了电梯安全责任险、并由四星级及以上维保单位进行日常维保的电梯开展。质监部门将根据试点电梯的梯龄、使用状况、使用频率、健康程度等综合分析,重新定制每一台试点电梯的维保周期,而不再采取所有电梯统一每半个月维保一次的方案。
检验改革试点,则将尝试改变电梯年检均由政府部门检验机构开展的做法,在全市选择两个板块率先尝试每年电梯检验工作由政府部门检验机构和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交替实施的新模式,从而推动技术机构之间互相监督、共同保障电梯检验质量。
相关负责人介绍,电梯的安全监管单靠人力,难免存在不到位之处,而搭载信息化平台,不仅能够精准定位到每一台正在运行的电梯,对于维保质量等的监督管理也将事半功倍。
去年7月份,一批新电梯在工业园区的楼宇中安装投用,张贴在轿厢里的新版电梯"身份证"上,除了有电梯所在地具体地址、"96333"应急救援电话和唯一的六位数编号外,多了一个二维码。下一步,这个二维码将成为实时记录电梯维保情况的关键。目前,新版"身份证"已挂进全市1万多台新电梯。
同时苏州还将建立起电梯追溯体系,逐步实现对电梯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实施电梯溯源工作将分两步走,分别针对新装电梯和目前已在使用的电梯开展。"邢东生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苏州所有新出厂安装的电梯数据输入国家电梯信息化数据库接受管理,以此杜绝冒牌电梯、翻新电梯的出现。苏州在用电梯维保过程在线透明化工程也将在明年启动。

本文标签: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