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一)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
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将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宏观经济走势
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一旦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将会迅速作出反应。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趋稳,预计未来一年内房地产市场将会结束调整,并逐渐回暖;如果宏观经济增速继续回落,预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将延长。在全球经济进入调整的新格局当中,中国经济表现相对稳健,而呼和浩特作为我国边疆城市,一方面,受全球经济下滑冲击较小;另一方面,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城市及呼包鄂经济圈的打造,为呼和浩特经济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对购房者支付能力提供了保证。
2、国家将要出台的各项政策
自2007年9.27房贷新政出台后,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调整,价格在各区域市场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幅度,最高达30-40%。加上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也呈现增长放缓趋势,特别是出口增长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影响到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信心。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保增长”的经济措施。房地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柱产业,综合其上下游产业链而言对国民经济整体贡献度比较高,因此,在“保增长”调控思路下,稳定房地产市场、适当刺激房产消费和投资而不至于下滑太快是摆在政府面前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1月10日部署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中,第三项工作明确提出对房地产行业定调,温家宝用“重要支柱、举足轻重、至关重要”来形容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意义。呼和浩特市政府随即也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通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措施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的政策倾向十分明显,其目的是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而不是维护高房价。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根据对多个城市救市政策实施后的销量监测情况看,救市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多的购房者在观望,他们期待在更低的价位上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因此,只要推出的救市政策不够彻底及不能改变人们对房价下跌的预期的话,购房者就不会贸然出手。但既然政府开始了救市行动,如果稳定整体经济的目的没有达到,救市的举动就不会结束;如果还是达不到增加交易量、增加贷款、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等效果的话,还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措施出现。
3、购房者心理预期变化左右房价走势
心理预期是人们对市场走势的综合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决定市场的走势。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未来房价下跌的预期不断上升,购房意向不断下降。 总体看来,认为目前呼和浩特房价水平过高和预期房价下降的消费者都占到了需求的多数。在这种心理预期的驱动下房地产市场将会进一步收缩,房屋价格将进一步下滑,如果没有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趋势不会在短期内扭转。
4、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力实施,旨在通过政府调控,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住房供应结构,维持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
2008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整走势表明,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正悄然发生变化,市场均衡价格出现理性回归的背后,蕴涵的是更为本质的真实市场需求的回归。
(二)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目前,呼和浩特市场已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预计2009年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供应量放大,需求量难以同步
2008年市场存量房增大,而众多潜在供应项目面对此市场情况也纷纷推迟上市时间、计划,特别是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出预计2009年住宅市场供应量持续放大。但受经济环境影响,特别是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前景、收入预期不十分看好,虽然降价能带给购房者一些惊喜,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购房者担心房价还会继续下跌,不敢贸然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因此,市场信心难以恢复,市场成交量难以全面上升,预测2009年市场成交情况仍不乐观。
2、行业洗牌,开发商面临两极分化
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开发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冬天”,2004——2006年的市场大卖一片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2009年市场供大于求态势仍将持续,开发商销售压力巨大,受到资金链紧张影响,部分楼盘会出现降价促销追求回款、现金流。行业调整期开发商面临“两极分化”,部分开发商在此轮调整中将会被淘汰。
3、提升品质,市场刚性需求仍客观存在
市场刚性需求仍然客观存在,具有地段优势、产品品质、价格合理的项目仍可能有市场。市场遇冷、行业调整,开发商能够做到的就是内外兼修,根据自身实力开发具有地段价值、价格适宜、产品品质有保障的项目。
在房价方面,为了企业生存,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节约成本、合理定价仍然是开发商的工作重点,再加上政府提出要加大对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预计2009年呼和浩特市的房价仍平稳运行,即使下跌,幅度也不会太大。
4、加强对市场的分析、研究
现在应该面对形势,认真研究市场,细分市场,关注市场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市场的需求,研究企业的开发区域、发展目标和开发产品,把调整策略、加强管理、塑造品牌、稳步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做好住房状况调查,全面掌握全市住房总量、结构、居住条件等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开发商理性开发、消费者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