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免减缓”施策精准助企业轻装上阵
作者: 2020-05-21 11:13:32 浏览:10213
[打印]
——--全国人社系统积极落实社保惠企政策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赢方 日期:2020-05-21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社部门主动作为,迅速响应,开展了我国现行社保制度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保助企“免减缓”专项行动,政策力度大、涉及范围广、使用方式活。从2月实施至今为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2329亿元,缓缴286亿元,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国家的社保费减免政策很及时,优惠力度空前,帮助我们轻装上阵,平稳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社会保险部工作人员荣春霞说。 

  动作快--确保政策及时落地

  疫情发生后,为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增强复工复产信心,2月20日,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规定从2月至6月对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施“免减缓”,预计可以减轻企业成本5000亿元以上,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将好政策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企业手中,各省市人社部门在第一时间出台了阶段性减免办法,减免政策均按顶格实施,政策执行度达100%。

  北京市人社局立即行动,力促政策与经办同时落地实施。“我们针对政策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减免政策执行期限、具体适用对象、参保企业划型、减免流程等具体问题与统计局、税务局等部门主动对接;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进行一对一调研,把握企业实际困难和需要;迅速开展全市60万家参保单位的分类测算,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型单位的减负数据和基金承受能力精准测算。”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登记征缴部科长黄凯表示。

  在部门沟通、企业调研和数据测算基础上,北京市人社局再次与时间赛跑,于3月8日发布《关于做好北京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工作的通知》,当日完成信息系统调整升级,实现政策和经办同时落地实施。

  天津市人社局则以战时思维,统筹用好结余资金,确保企业得实惠,职工待遇不受损。截至4月份,全市共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超过70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受益最大,15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险费获免征近60亿元,2300余户大型企业和社会组织社会保险费获减征近15亿元。全市共70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申请缓缴并被审核通过。

  在辽宁,人社厅向全省140户企业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辽宁省人社厅失业保险处处长钱妡告诉记者,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企业对阶段性减免政策都清楚了解,普遍表示实施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对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企业平稳过渡、逐步恢复生产经营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政策执行满意率达到了100%。 

  定向援--最大限度延长政策红利期

  在疫情最为严重、企业受影响也最大的湖北省,减免政策的力度最大,对全部参保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免征。此外,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

  湖北省人社厅在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政策真管用、措施能落地。“人社厅全体干部坚守岗位,力争在第一时间打好‘延、免、缓’政策组合拳,即在对各类企业均免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外,还可以梯次适用、叠加享受延缴、缓缴政策,最大限度延长政策红利期,支持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湖北省人社厅职工养老保险处处长蒋忻表示。

  目前,湖北省免征政策已执行到位,据初步匡算,免征社会保险费达276.7亿元,为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打下了强心剂。

  “公司今年累计减免了社保费65448.34元,阶段性减免政策对在研发关键时期的小微企业帮助巨大,切实减轻了资金压力。”武汉仝干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肖灵说。

  施策准--多方联动分类实施

  根据《通知》要求,“免减缓”政策与企业划型直接关联,属于中小微企业的,适用于免征社会保险费的政策;属于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的,适用于减半征收社会保险费政策。各省人社厅分类施策,严格执行减免政策,让中小微企业成为主要受益者。

  “在企业划型工作中,我们确保客观、公平、公正,让参保企业放心。如果企业有异议的,可以向参保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变更申请,我们通过多部门会审予以确认。”上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证精准、科学划分出大中小微企业类型,天津市人社局坚持多方联动、明确标准、分类施策。“我们协同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共享大数据,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或根据企业现有参保登记、申报等数据按现行标准进行划型,无需企业提交划型申请。”天津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处长侯睿智说,目前,天津市共确定大型企业750家,通过市人社局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我认为‘免减缓’政策做到了对中小企业精准施策,同时,在返还失业保险费政策中,免除企业申报程序,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筛选核实信息,经公示后直接拨付资金,让中小企业迅速享受到了政策支持。”天津市HRCLUB人力资源经理俱乐部执行主席徐永革告诉记者。

  目前,各地人社部门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1893亿元,占减免总额的81.3%,“免减缓”政策差别化及精准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保发放--夯实责任优化制度

  保发放,离不开人社人在疫情期间对岗位职责的坚守。

  尹涛是湖北省社会保险局基金财务处的一名普通干部。在武汉封城前夕,他在接到单位电话通知后,毅然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孤身一人留在了抗疫主战场。

  在尹涛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2月份以来共为1364万名参保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538亿元,完成了职业年金归集和投资运营划款工作,维护了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为确保“免减缓”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人社部门加快推进社保制度深化改革,提升基金统筹层次,积极组织实施基金调剂制度,缓解基金收支平衡压力,让助力企业发展与优化社保制度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将于2020年底前实现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在实施省级统筹前,因减免、缓缴社会保险费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或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撑月数低于3个月的州(市),由同级人民政府按规定向省级人社、财政部门申请调剂,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我们在贯彻国家顶层设计改革要求的同时,将进一步夯实基金实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基金支付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天津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处长侯睿智表示,天津市以应参保未参保的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已参保因各种原因中断缴费人员为重点,推进中小微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积极促进新型业态和群体参保,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主动参保,做大参保人员增量,改善参保结构;在防范基金风险方面,天津市严格执行退休审批、特岗和病退提前退休政策,严厉惩处违规办理提前退休,加强信息比对筛查,防止虚报冒领、重复享受待遇等恶意骗取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待遇依规足额发放。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