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日前,利郎、361度、凤竹等50多家企业的80多名企业高管一行,在晋江市工信局的带领下走进莆田新协胜鞋业公司。参观生产线、分享经验、碰撞思维,企业高管们向这家今年前5月实现26%业绩增长的规上企业“取经”。
“晋江经验”的活力就来自于开放的思维、学习的态度。“这是我们组织的‘卓越企业-精益对标之旅’系列活动的首站。”晋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学习更对标、精准有效率,他们选择“一对一”方式,即一种产业对标一家标杆企业。“从前期收集企业需求到后期的寻找标杆企业,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真正帮助企业家收获发展经验值”。
□本报记者王宇静通讯员柯永定文/图
理念分享智能升级应基于市场需求
新协胜鞋业有限公司创办至今10年,专注制鞋领域,年产值10多亿元,特步体育系其重要的客户之一。企业长期为DURANGO、DC、Merrel、NB等国内国际一线品牌代工。晋江有众多与之体量相当的企业。同样提供全球化鞋业代工制造,他们凭什么收获26%的业绩增速?
“听说他们也有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很想当面了解一下先进设备与个性工艺之间的契合之道。”华宝智能相关负责人杜燕青说。
“我们鞋业生产流水线率先引进德国进口自动化设备,大大地提高了板鞋自动化生产程度。将人工操作的鞋底刷胶、压底工序,全部转为设备化流程。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减少人工操作隐性风险。”协胜鞋业总经理李忠铭介绍说,目前他们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流水线有15条。在他看来,智能制造的转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机器换工,一个是普通工替代技术工,核心都是降本增效。从智能制造的需求程度来看,这是一个过程,方向没错,节奏推进要依据市场需求。“我们当前也停留在人机协作层面,两者的比例、功能需求基于对产品的生产需求而定”。除了强调智能化设备的适应性原则之外,李忠铭更强调工匠精神的坚守性原则。“当前已经从机会时代的成功偶然,进入到工业时代的工匠成功必然阶段,建议制造业同行不要轻易涉足‘品牌’打造,而要更多地专注制造层面的深耕”。
模式分享差异化产品+健康管理
设备升级只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投入。李忠铭认为,真正支持他们逆风前行的是差异化产品线。“DURANGO一双鞋的出厂价格超过1100元人民币。”车间里,他拿着这款全球知名的马靴介绍说。业界人士都知道,相比一般的鞋子,这种鞋的制造有一定难度,全球年产量才几百万双,新协胜出品的占比正在逐年递增。“这就是我说的差异性。客户群体没有增加,可是客户给予我们的订单量不断提升,合作深度不断加强”。这一结果基于企业持续专注于“三高”鞋产品的代工(高信任、高难度、高利润)。未来他们将继续开拓类似赛车鞋等领域的功能性高端鞋制造项目。
工匠精神的深耕带来差异化的订单确保利润,而当前新协胜正在全力推动的阿米巴管理模式则进一步确保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健康性、有效性。雇佣关系向合伙人关系的转变,需要企业家先转变思维从而带动员工思维进阶。李忠铭总结了阿米巴自主经营赢利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实行与直接经营挂钩的核算机制、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人才及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福建国信总经理、福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管理特邀专家范道远介绍说,面对逆境,企业主更要牢牢把握利润核心,瘦身求生存。利润从何而来?从团队的业绩来。团队的业绩取决于其能力与志愿力,前者可以靠培训赋能,后者除了建立使命目标之外,便是需要导入类似阿米巴管理模型。“这里同样存在适用性原则。”他说,产业不同,体量不同,其延展的可落地实施系统便不同。对于制造业而言,年营业额达5000万元级别的比较适用于此套管理系统。
无论是智能设备还是订单项目或是管理模块,都必须遵循专注、有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他们的车间不漂亮,但是从位置安排到设备排放都考虑到了效率最大化”“此行干货多多,特别是阿米巴模式在新协胜的成功运用,值得借鉴”“听完分享之后,思路清晰多了,抓住差异化项目推进,导入激励性管理办法,提升设备适应性升级,环环相扣”……与会的晋江企业家们纷纷表示,期待今年有更多这样的务实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