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最近有文章《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判断力?》,该文因为陈春花老师推崇“非连续增长和指数型增长”,并推荐过一些指数型增长的企业,当这些推荐企业遇到危机时的一些反思。随之一些专家对“指数型增长”有一些诟病。计划写两篇文章分析以下指数型增长,本文是第一篇:客观的分析一下指数型增长企业的基本条件,并分析数字化的平台型企业满足这些条件。【从正面论述指数增长】
第二篇将分析指数增长企业的陷阱【从反面论述指数增长,论述看似指数增长,但因为陷阱而无法指数增长的领域】。

指数增长的企业
本文研究的企业,直接引用了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钟鸿钧、日本一桥大学商学院教授孙康勇、腾讯研究院吴绪亮发表文章《荐文|企业如何寻找下一个指数型增长机会》中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星巴克、谷歌、亚马逊、苹果、百度、茅台这8家具有指数型增长的企业。
研究这8家企业,有6家是数字化平台型企业,只有两家属于传统行业【星巴克、茅台】。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想:
1、指数增长型企业有共同的特点;
2、数字化的平台型企业天然具有指数型增长企业特点;
3、传统行业只要具备了这些特点,也可以成为指数型增长企业。
总结这些企业,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1、这些企业都掌握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2、这些企业的新业务【新用户】的边际成本低。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特点。
掌握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在上文提到的8家指数增长型企业中,阿里巴巴、腾讯、谷歌、亚马逊、苹果、百度这6家企业都属于数字化平台型企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构建的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生态,是这些企业的核心资源;当平台一旦建立,便很难被其他企业超越,这些平台以及生态资源,是数字化平台型企业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开拓新业务,实现客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业务的不断丰富,从而实现持续的指数型增长。
星巴克虽然业务单一,但在全球具有非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的管理能力。品牌和管理能力是星巴克不可替代的资源。因为品牌效应,可以在新兴市场快速扩张,实现增长;而标准化的管理保证了服务水平的一致性,并降低运营成本。
茅台是依赖中国单一巨大市场而快速成功的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品牌,一个是酱香型酒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基于茅台现有的网络,不断叠加新业务,从而实现增长。
指数性增长的企业,通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而这些核心资源,非常类似于基础设施,当基于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建立起来之后,基础设施通常都是垄断的,不可替代的。数字化平台都属于新型基础设施。而星巴克、茅台基于品牌构建的服务网络也属于一种基础设施。
具有类似基础设施特点的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是指数增长企业的基础。
新业务边际成本低
我这里的边际成本低,包括两方面:
1、单一产品【或服务】,产品销售【或者服务用户】越多,单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越低。
2、基于核心资源,开拓一项新业务的成本低。
{!--PGC_COLUMN--}对于第一种,在建立了规模效应之后,通常是服务用户越多,单个服务的成本越低,边际成本也越低。
以星巴克为例:增长主要在新兴市场开拓业务,而新兴市场带来销售业务规模的增大,规模效应会降低供应链成本拉低供应链的成本;统一的品牌策划、品牌营销也拉低了单个产品的边际成本。统一管理的模式,都保证其边际成本降低。
而基于品牌的新业务开拓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以茅台为例:茅台酒的稀缺性,导致对茅台品牌的追崇,借助茅台品牌,开发出来的茅台周边产品,可以快速被市场接受。借助品牌,拉低新业务的成本。
对于数字化平台型企业而言,主要以服务形式提供服务,没有实物的服务的边际成本接近于0,所以数字化平台型企业的单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低;而基于平台生态,已经有众多的用户,新业务的推广成本也非常低。
指数型增长企业的边际成本低。
数字化平台企业天然具有指数增长的两个特点
数字化的平台型企业,通常都是构建了平台,完善了平台生态,基于生态闭环,为生态内企业创造价值,不断通过规模效应,完善并丰富生态,最终利用数据创造价值,并不断打破传统产业边界,进一步规模化,从而激活新的增长。
平台型企业,在平台建立和生态建立这个环节属于构建基础设施阶段,而基础设施通常是垄断的、不可替代的,具有稀缺性的资源。
一旦平台生态建立,就具备了不可替代性。
当生态建立后,首先具备规模效应,可以降低边际成本;而基于数据的智能服务,因为硬件交付少,硬件成本低,边际成本趋近于0;完善的平台生态,已经具备了各种类型的用户,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用户需求,而根据用户需求的业务,大幅降低新业务的风险,可以降低业务的开发成本,已有大量的用户,可以降低新业务的营销成本。
综合各种因素,数字化平台企业的业务边际成本低。
小结
指数型增长通常需要两个条件:1、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2、边际成本非常低。
而数字化平台企业天然具有这两个条件,因而数字化转型阶段,管理学家推崇指数型增长,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