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停产、降价、亏损……轮胎企业怎么熬过来的?
作者: 2020-06-27 10:27:47 浏览:12771
[打印]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轮胎世界网用八个关键词,总结上半年轮胎业的起伏转折。

  一、疫情

  2020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

  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变了轮胎业2020年的走势。

  全国各地的轮胎工厂,被迫停工,或春节假期后延期复工。

  同时,由于国际疫情影响,国内轮胎出口一度接近停滞。

  出口受阻,导致中国轮胎库存暴增,企业市场压力骤然加大。

  二、复工

  2月初,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控制,各地工厂开始复工复产。

  但是,一些轮胎厂商,复工的过程困难重重。

  物流、人工、防疫物资三座大山,成为许多轮胎厂复工的阻碍。

  受此影响,2月末,全国93家主要轮胎企业,复工率仅为36.56%。

  实现复工的企业,开产率也仅有正常水平的10%-30%。

  三、停产

  步入3月,中国的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而此时,海外国家却相继爆发疫情,很快席卷全球。

  短短数日,超过5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全球轮胎工厂大面积关停,国外轮胎市场基本上停摆。

  这导致中国轮胎外贸遇阻,轮胎企业再次经受考验。

  四、亏损

  一季度结束后,各轮胎企业公布了季报。

  据统计,一季度,国内约15%的企业,产销量及利润增长。

  另有15%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陷入生存困境。

  跨国轮胎企业则普遍业绩大降,有些亏损严重。

  五、降价

  欧美各国疫情蔓延一个月后,对国内轮胎业的影响逐渐放大。

  二季度,中国轮胎出口下降约3成以上,大量外贸订单延迟交货。

  出口受阻,国内需求又有限,导致不少企业库存压力增大。

  一些厂商不得不暂时停产,而更多的则选择降价促销,抢占市场。

  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全钢胎产品,普遍降价约2%-5%。

  这一现象,也在半钢胎领域愈演愈烈。

  六、“双反”

  5月13日,美国再次提出“双反”调查。

  此次,他们主要针对来自韩国、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台湾的轮胎产品。

  近年来,不少中国轮胎企业走出国门,在这些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随着此轮“双反”调查推进,这些企业能否受到影响,尚待观察。

  七、两会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对那些遇到困难的企业,要推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同时,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这些帮扶政策,都为轮胎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福利。

  八、扩产

  在国内外轮胎市场低迷之际,仍有不少轮胎厂商抓住时机,投资扩产。

  这些新投资项目,有的是新建工厂,有的是智能化技术改造。

  尤其是一些轮胎骨干企业,所投资的项目动辄上亿元。

  虽然下半年前景未明,但轮胎企业仍努力寻求发展商机,砥砺前行。

            文/张家硕 ,轮胎世界网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