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所谓“按需维保”,顾名思义,就是在电梯有需要时再进行维保,7月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宣布,将在全国率先探索“按需维保”模式改革试点,取消每15天例行维保一次的硬性指标,转变为以维保质量和效果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这么做的底气在哪?
将远程监测系统作为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并不是仅仅减少了维保,而是通过远程监测结合一个针对性的维保,让维保更科学,保养项目和周期能够更合理。
对于乘客来说,最关注的电梯的健康状况。目前上海引入“智慧二维码”,可随时了解乘坐的电梯健康状态优还是良,更换过什么零配件,距离下次更换还有多久等所有信息,无论是乘客、维保单位、还是监管人员都可以查询,相当于给电梯装上了一个“智慧大脑”。
特别针对不文明乘梯行为。电瓶车进轿厢,它本身对电梯其实是危害不大的,但是它电瓶车上去它就充电,容易发生火灾的。一个不文明行为接入到各个街镇的网格力量,包括街道,他们的网格人员会到现场去处理这样的事情。目前只需要通过远程监管方式就可以处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
另外,实施“按需维保”后,将使电梯维保从原本每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转变为“全天候监测+针对性维保”。电梯维保单位通过安装于电梯上的远程监测装置对电梯日常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根据电梯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电梯维保项目和周期,并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可能。
同时实现“重维保过程”向“重维保效果”转变。此次,在全市全面开展“按需维保”试点,通过研究制定电梯维保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乘客最关心的故障率、停梯时间、救援时间等指标将作为电梯维保质量最重要的评判依据,将原本的以维保工作量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转变为以维保质量和效果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引导使用、维保单位从“重维保过程”向“重维保效果”转变。
可见,远程监测系统对于电梯维保服务后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未来,智慧电梯将成为维保行业市场竞争有力的武器,也将成为“按需维保”数据支撑。
来源:天天向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