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目前,精选层距离开板只差临门一脚。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显示:截至目前,精选层共受理70家企业,其中32家企业获得核准并陆续启动公开发行。如果公开发行按计划推进,首批企业将基本确定。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春近日表示,精选层设层交易的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预计精选层将于本月底正式组建。据悉,精选层交易系统、监察系统以及公司监管工作均已准备就绪。系统测试达到预期,进行扩容提速,已通过极端情况压力测试,集体晋层仪式正在抓紧筹备。
首批32家企业质地如何?
作为首批挂牌精选层的企业,这32家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新三板企业的塔尖水准,对于激活精选层的投资活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精选层适用标准上来看,32家企业中,29家企业以标准一(侧重盈利性)申报,1家企业以标准二(侧重成长性)申报,1家企业以标准三(侧重研发成功产业化)申报,1家企业以标准四(侧重研发能力)申报。
从行业分布来看,32家企业分属6个行业,其中25家属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TMT、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行业,占比达到78%。
从规模体量来看,精选层企业的规模比新三板其他层次的企业明显要大。但精选层企业和已经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以及目前深交所受理的创业板企业相比,在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方面要略逊一筹。目前已上市科创板企业以及目前深交所受理的创业板企业营业收入中值为5亿-6亿元,而精选层企业为3亿,净利润中值是8000万-9000万,而精选层企业是5000万。
“部分企业营收体量较大,部分企业还需培育。”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说,“首批32家精选层企业的特点兼具‘巨无霸’和‘小而美’。比如行业龙头贝特瑞、颖泰生物营收体量在40-50亿,除此之外,其余公司平均营收3-4亿,利润5000万左右。”
从成长性方面来看,诸海滨指出,精选层首批企业的净利润增速中值达到25%,和科创板、创业板公司中值接近;毛利率方面,创业板和精选层的水平接近,基本为30%。
从研发情况来看,诸海滨则表示,首批企业研发强度可以比肩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方面,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9%-10%,创业板和精选层首批公司是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精选层中TMT、生物医药类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10%左右,与科创板接近,比如创远仪器达到23%、艾融软件到达11%。
“总体而言,精选层企业以优质中小企业和同民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实体企业为主,整体经营业绩突出,研发能力强,是新三板市场发展壮大的优质中小企业代表。”李永春说。
此前,在关于精选层企业成色方面,路演君在《又有7家企业精选层过会,成色如何?》中提到,大部分企业都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对于这个问题,李永春认为,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都处在细分领域,是下游知名企业的长期稳定供应商;因此,在对精选层企业进行价值判断时,不应简单比较上市公司部分指标,应该从多元视角看待其成长空间及投资价值。
25家企业启动申购 火爆打新持续中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提供的数据,32家首批企业共发行8.37亿股,平均每家2614.53万股,合计募集资金94.5亿元,平均发行价格14.7元,平均发行市盈率31.1倍。截止到7月13日,已经有25家挂牌企业启动申购,火爆打新持续中。
从发行结果看,网上申购和网下申购都异常火爆。网上有效申购倍数最高者艾融软件达到2339倍,最低是球冠电缆也有177.97倍,大量投资人通过线上打新的形式,参与精选层公开发行,普遍中签率不到1%,这也表明,市场对精选层打新的热情高涨。
值得一提的是,从已经公布发行结果的9家企业来看,有4家企业都启动了回拨机制:同享科技将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即120万股股票由网下回拨至网上,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600万股,占发行总量的50%;球冠电缆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2000万股,占发行总量的50%;佳先股份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045.398万股,占发行总量的49.03%;贝特瑞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240万股,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960万股。
对于回拨机制启动的原因,有市场人士分析称,精选层在询价和发行环节,与一般的IPO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私募与个人投资者成为了报价的主力,公募和券商,从前期的几个项目来看,普遍报价偏低,并且没有入围。
“针对机构的网下询价路演,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多改成线上之后,参与的人数和效果也不尽人意。”上述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第一路演投行部了解到,除了疫情的影响外,网下询价路演效果差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一些合格投资者目前还在观望,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要大力投资这一赛道。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统计显示,首批已经发布精选层发行结果公告的公司中,参与网下询价的公募基金仅有20多个产品,而所有参与网下询价投资者数量为6502家,公募基金的数量仅占“零头”。
对于网下询价公募基金力量“薄弱”的现象,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认为,相对于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和私募基金而言,参与网下询价的公募基金数量本身非常少,因此占比也很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对于公募基金网下询价出现很多“低价未入围申报”和“高价剔除申报”者,刘靖说:“公募本身具有很强的价值发现能力和研究能力,但是与主板不同的是,新三板的网下询价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而大量个人投资者又存在‘报高价’的倾向,因此公募的报价往往显得过低。”
虽然网下发行结果受到疫情和部分投资人信心的影响,但中签率要远远高于网上申购,这从已经披露了公开发行结果的企业可以看出。例如,艾融软件的网下中签率为网上中签率的43倍,方大股份网下中签率也较网上中签率高出23倍。
因此,在网上个人投资者关心如何提高中签率的同时,网下打新个人投资者则更关心如何避免无效申报。
诸海滨表示,网下申购要借助专业机构的投资研究力量,价格不要乱报,也不是价高者得,而是按照发行规则,价格要报到有效的区间内。“个人投资者报价的均价和中位数都比较分散,建议按照可比公司的估值作为参考,并参考公司停牌前的价格给予相应的折扣。另外,目前这些打新的公司,主营业务的专业度也是蛮高的,需要借助专业团队的研究报告作为市盈率的参考。”
对于网上申购,诸海滨则建议个人投资者分散资金平均申购,申购时间上尽量早一点,提高中签率。另外,对于一些市盈率过高的股票,诸海滨认为投资者申购时应辩证的分析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不要扎堆申购。

新三板跑步迈向新阶段
精选层设立的目的就是提高新三板企业的融资效率,从目前已经公布了发行结果的企业的申购热度可以看出,这些企业这一波融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9家完成申购并公布发行结果的企业,合计融资达到35.53亿元。
有业内分析人士提出,预计到了7月下旬,随着新三板精选层的开板交易,市场热度只会更高。同时,伴随着A股市场的一波牛市,新三板也将水涨船高,热度持续升温。
“A股赚钱效应凸显,新三板作为投资洼地,也在快速反弹。预计精选层的估值将比肩A股市场,随着精选层的推出,赚钱效应明显,部分新三板资金会去向前选择,寻找创新层、基础层还没有大幅上涨的股票,进而带动下一步的创新层,基础层优质企业的大幅度上涨。”该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从投资的角度,更应该讲究在模糊中求准确,比市场快半步,提前布局,才能有更不错的收益。
李永春近日表示,新三板交易定价功能提升,二级市场运行质量改善。上半年市场日均成交环比提升23.21%;其中,盘中日均成交环比提升102.94%。交易连续性明显提升,5日连续有成交股票数量环比提升近1倍。市场估值逐步修复,上半年末全市场市盈率20.14倍。
按照预期,7月底精选层开板后,究竟会在新三板市场掀起怎样的波澜?
来源:第一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