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田心街道工作人员到小区征求居民意见。 通讯员 供图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一直是老旧小区改造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让全体居民通过加装方案?如何分摊出资?有反对的声音怎么引导?如何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这是“旧改”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的一道“民意关”。
记者从石峰区旧城改造与更新指挥部获悉,该区田心街道的加装电梯工作进展顺利,已有9个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同意率达到90%。他们有什么“通关秘诀”?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惠民政策,更要宣传到位
今年5月,《2020年石峰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只要是四层以上而且不是只有一个产权的既有住宅,通过政府引导和业主自愿都可以进行加装电梯,而且市、区政府共给予10万元/台的补贴。
“政策一下来,我们立即通过网格群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居民。”田心街道物业办工作人员汪倩介绍,街道积极组织小区业主开会,对加装电梯的政策像解剖麻雀一样分析给大家听,并多次为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让其熟知加装电梯的政策,以便随时能为有需求的居民答疑解惑。
“老土建师”亲自上阵
加装电梯涉及各方的利益,比如,电梯口应该朝哪里开,会不会影响采光……不少热心居民为这些问题做足了功课。北岭社区北二村的刘奶奶就是其中一位。
从中车株机公司退休的刘奶奶,年逾70岁,得知自家小区要安装电梯,十分开心。作为资深土建师,刘奶奶对工程有着很强的职业敏感性,对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她要实地考察。
刘奶奶来到已加装了电梯的响石岭街道先锋小区,向住在那里的居民打听:“电梯质量怎么样?会不会有噪音?总造价是多少?”为了能准确无误地确定自己楼栋的电梯开口位置与安全距离,刘奶奶还联系上了电梯公司,邀请工作人员到楼栋现场勘察。弄懂搞清后,刘奶奶毛遂自荐当起“牵头人”,主动挨家挨户沟通协调,耐心为邻居们答疑解惑。
居民自筹,安装加速
“加装电梯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有问题大家坐下来一起协商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东门社区民主村37栋一单元业主代表高爷爷坚定地说。
前不久,高爷爷在前期询问邻居们意见时,大多数人想在楼栋右侧的墙壁上凿洞装电梯。这既不会影响低层住户的采光,还能让电梯直通各个楼层,可谓一举两得。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在查勘现场情况时,因无法确定这面墙是否是承重墙,担心加装电梯可能会影响房屋安全,建议请专业机构搞个鉴定,否则不好操作。
眼看加装电梯的工作陷入僵局,不甘心的居民协商决定:采取自筹资金的方式,请专业机构来鉴定。
考虑到邻居们都比较忙,高爷爷主动负责找人鉴定:“退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事帮邻居们排忧,也能快点让大家享受有电梯的生活。”
这栋房子修建于2000年,是中车株机公司职工的经济适用房。20年过去,曾经的开发商和建设方已经不存在了,房屋结构图很不好找。高爷爷一边到公司档案馆找设计方案图,一边联系专业鉴定机构。功夫不负有心人,高爷爷通过熟人找到了湖南大学的专家。鉴定结果显示,右侧墙加装电梯不会影响房屋结构。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加装电梯工作也顺利进行,本月内将开工。不久后,这里的居民就会迈入幸福的“电梯时代”。
社区架好沟通桥梁
加装电梯虽是居民自发行为,但为了架好沟通的桥梁,社区发挥着巨大作用。
北岭社区网格员丁晶管辖的格子中,有一个单元的居民想要加装电梯,多次征求意见后,大多数人都同意,唯独7楼的杨师傅不同意。原来,他家的水电表都拆除了,房子久无人居,加装电梯对他毫无用处。丁晶主动上门与其沟通,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一次不同意就去两次、三次。见杨师傅不好说服,丁晶就采取迂回办法,从他的家人朋友入手,拜托他们去劝说。多番努力下,杨师傅终于松口答应。
田心街道加装电梯工作中,正是有许多像丁晶这样的工作人员,不知疲倦地一户户沟通,一家家做思想工作,才得到众多居民的支持。
如今,田心街道将以东门社区民主村37栋为样板,继续推进加装电梯工作,让“上上下下”更加便利,让居民更加幸福。
【来源:株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