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因受新冠疫情波及,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对于一众上市公司而言,还未从萎靡不振的第一季度阴影中走出来,如今又到了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的时刻。
在同样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电梯领域,行业公司业绩却呈现分化,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7月13日,远大智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5441.3万元至亏损5894.74万元,2019年同期亏损4534.42万元;
此前,上海机电也在一季报中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进入2月,受“疫情”影响,良好的增长势头被迫停滞。
然而,来自江苏苏州的一家上市电梯公司竟然未提及业绩受疫情影响,还上演了一段“冰火两重天”的戏码。
7月11日,康力电梯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盈利1.5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长50%~70%。①
三天后,康力电梯又透露,公司零部件自制率超过60%,对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已经掌握成熟。这意味着,在同行乃至世界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早在今年四月,康力电梯再次跻身“ 2019 全球电梯制造商 TOP10”榜单的消息传遍投资市场,康力电梯连续 3 年位列全球前十唯一的中国电梯品牌。
开年以来,康力电梯的利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
于市场而言,投资康力电梯看中的是其在电梯界的实力,但遥想起它在理财领域的能力,至今还心有余悸。
01
2020年3月31日,康力电梯披露了年报,去年全年净利润约为2.5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高了3.8和6.4个百分点。
要知道,2016年至2018年,康力电梯的净利润从4.24亿元降至0.16亿元,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算是“扬眉吐气”,终于结束了企业利润三连降的“窘境”。②
然而,与劲翻15倍的利润相比,康力电梯的理财产品却在不断暴雷。
截止2019年12月21日,康力电梯接连收到三封监管函件。其中的主要提出了四大问题表示对康力电梯的质疑,幻化成一句话就是:投资老亏钱,你怎么回事?
不知是康力电梯心虚还是做事拖沓,连续两次爽约证监会后,在12月11日前作出了回复。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19年11月26日,康力电梯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持有的7900万元私募产品“华领定制9号银行承兑汇票分级私募基金”存在期满相关投资本金及收益不能如期、足额兑付的风险,涉及金额7900万。
换句话说就是:我被骗了,这笔钱可能要打水漂。
在2019年上半年3月份、4月份,康力电梯也曾公告投资的上海良卓票据基金1.1亿元、大通阳明18号一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3000万元不能如期、足额兑付。
简单的统计一下,上述三颗“雷”,涉及资金共计2.19亿元。
这已是康力电梯在非银行理财产品中踩中的第三雷——如此高概率的“踩雷”,投资者都开始质疑:敢情不是你的钱?
当日,投资者们直接就用脚投了票。康力电梯股价一度逼近跌停,收盘下跌5.01%,次日继续下跌3.81%,创下了彼时的股价最低点。
康力电梯也很无辜,表示触雷是意外,强调这一次投资私募产品经过各期董事会预案,“华领定制9号”计划中的投资范围的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
四款理财三个暴雷,75%的踩雷率,康力电梯这么容易上当?事实证明,或许并不简单。
康力电梯投资的依据是2018年4月2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决议,会议刚要中明确提到要保证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
而触雷的华领定制9号,高达10.5%的年化收益率,已经超过了业界普遍认为的最高收益率。银保监主席郭树清曾说过,“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不仅如此,康力电梯触雷的这款私募产品的合作方也是存在着重大隐患。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上海华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孙祺多次虚构投资项目诱骗投资人投资,侵吞或挪用投资人资金。在康力电梯与此合作前,其就已诉讼缠身。④
这么看来,康力电梯不仅缺乏金融常识,也有可能缺乏风控管理。财没“理”到却在“伤财”,“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正是康力电梯吧。
02
在投资市场的屡屡受挫直接影响到了康力电梯的利润,如果撇开康力电梯2019年的理财坑,无疑利润还要再翻几番。
事实上,康力电梯在理财上投的钱可真不少。
根据其公告,截至2019年11月25日,公司及子公司购买的尚未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7.95亿元,非银行理财产品合计余额为 2.59亿元。
资料显示,自2012年政策放开后,A股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连年高涨,并在2018年达到顶峰。
据统计,2018年,A股共计1315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1.8万亿元。购买公司数量、认购个数、认购金额均为历年最高水平。
大环境使然的情况下,康力电梯其一也是想从其中分一杯羹,其二因为其主营业务是电梯生产销售,其盈利能力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禁入存量市场,所以很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收益。
业内人士分析,多数企业“不务正业”投资理财原因无非两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的确是因为“闲钱”多了,所以用于理财提高闲置资金的利用率;而另一部分企业,则是因为产能过剩甚至行业衰退,当理财收益高于自身主营业务的收益率时,只能依靠购买理财产品来粉饰财报。⑤
毫无疑问,康力电梯属于前者。
2014年,康力电梯凭借天门山观光隧道自动扶梯以创世界工程奇迹项目,荣获"2014年度电梯世界工程奖--新安装自动扶梯"一等奖。
这是中国民族品牌电梯首次获此荣誉,开创了国内自然风景区山体隧道内安装扶梯的先例;
2017年9月26日,位于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288米电梯试验塔正式落成。同天,这个电梯试验塔对外展示了康力电梯研发的10米/秒超高速电梯等新产品。
288米,是全球最高的电梯试验塔;10米/秒,代表着国产电梯此前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就技术水平而言,康力电梯推出的这台电梯试验塔,可以在新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测试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并从运行过程中找出其缺陷和隐患,从而为整梯和配件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试验塔越高,电梯试验速度越快,技术要求越高,电梯试验塔也是衡量一家电梯厂家是否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标志。⑥
同年,由格林传媒《ELEVATOR》杂志发布的“2017全球电梯制造商TOP10”,康力电梯成为入榜企业中首次出现中国自主品牌;
康力电梯还跻身“2017全球电梯制造商TOP10”,这也是中国自主电梯品牌首次入榜,跻身世界电梯第一阵营。公司品牌价值72.70亿元,高居中国电梯行业首位。
换句话说,与糟糕的理财能力相比,康力电梯在主业务上一直顺风顺水。其在国产电梯领域界不仅属于第一铁队,还处于领头羊的位置。
换句话说,康力电梯将之前连续三年利润下降归咎于市场原因,此次在各行各业笼罩在疫情阴影之下利润逆势上扬归咎于自身的努力,怎么看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理财能力不足的事实。
03
作为中国电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康力电梯的发展历史,可以作为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样本。一路走来的康力电梯,确实也一直背负着中国智造的骄傲与艰辛。
出生于1963年的王友林,从小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走出农村。然而,王友林的高考之路却并不顺畅,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1979年跟1980年,王友林连续参加了两次高考,但最终都名落孙山。
艰苦的家庭条件已经支撑不起一个男性劳动力的荒废,1983年,王友林只得选择进入当时的南汽吴江跃进客车厂工作。
在客车厂工作一年后,厂里有了2个上大学的指标,在150名工人的竞争下,王友林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拿到了一个指标,进入了当时的江苏工学院汽拖工程系学习了3年,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大学毕业,王友林又回到了客车厂,从技术员开始做起。到1993年,已是厂里的工艺科负责人的王友林,辞去了工作,创办了一个小小的生产机械配件的作坊,取名为“莘塔通用机械厂”,总共的工人不到5个,专门为当时的上海鼓风机厂做零配件加工,也一边开始涉足电梯零部件加工。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苏州就有了自己的电梯厂。但在80年代后,外资电梯巨头迅速抢滩中国市场试图进军并垄断中国市场。
汽车专业出身的王友林于1997年,成立了吴江市新达电扶梯成套部件有限公司,专攻电梯机械零部件配套生产。
可在“无资金、无技术、无设备、无业务”的情况下,一头扎进了这一领域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彼时电梯市场这块蛋糕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被外资抢占。⑦
怎么办?王友林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国外注册企业,搞个‘洋代码’,再返销。
彼时的中国市场刚开放不久,市面上对“洋品牌”的信任度颇高,没想到借此东风的康力电梯生意也越来越好。
从零部件到整机,康力的电梯大道越走越宽,王友林的“电梯梦”也越走越近。
2000年,王友林成立“苏州康力电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电梯整机生产领域。即便到今天,很多并不知道“CANNY”这个电梯牌子原是康力的英文商标。
然而没有技术,康力电梯也终究只是个为别人做嫁衣的代工厂,王友林意识到电梯产业链极长,上下游产品极多,多种零部件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工厂生产。
为此,王友林将企业更名为“江苏康力电梯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扩大经营范围,向着“中国电梯第一股”的梦想努力。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王友林定决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从2002年开始,与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院、浙江大学和常熟理工学院等院校合作,先后建立测试中心、研发中心等。
与此同时,康力不断的加大投入。几年时间下来,康力电梯创下了国产电梯品牌中“第一高度”、“第一速度”、“第一试验塔高度”等多个第一,旗下电梯的多项指标填补了国产电梯技术的多项空白。⑧
十年前的3月12日,康力电梯在深交所中小板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电梯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中国电梯协会给康力电梯上市十周年的贺信中写道,“这一天,不仅是康力公司发展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电梯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康力电梯借助资本平台的力量,不断提升产能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不断刷新着收入、毛利率和净利润。
20年,只是白驹过隙的挥指一瞬,而对一个迅猛崛起的企业而言,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创业成长之路。创建于1997年的康力电梯成了业界的一匹黑马,纵身一跃也成了中国电梯行业自主品牌的佼佼者。
近年来,因为理财荒废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血淋淋的例子随处可见。康力既然能做好主业,那为何还要去“瞎理财”呢?
王友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言外之意,与电梯结缘,康力成了他的全部。
来源:极客财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