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老房加装电梯有了“量产”模式-临汾路街道1年多加装50台,得益于“123”工作法
作者: 2020-07-21 15:20:08 浏览:8496
[打印]

从“0”到“1”,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第一台加装电梯历时4年;再从“1”到“50”,同一个街道的批量加装电梯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这样的加装电梯“加速度”究竟如何炼成?临汾路街道批量加装电梯快速推进的奥秘究竟何在?

临汾路街道加装电梯之所以能够“快起来”,主要得益于“123”工作法:

“1”是组建电梯临时党支部,把街道、居委、小区、驻区单位的党员都动员起来,形成合力;

“2”是成立加装电梯工作室和社区法治中心两个支撑机构,同时编制了“小蓝书”、“小红书”两本指导手册,让“零基础”群众“一看就懂,照着就办”;

“3”是“主动跨前”搭建街道、居民区、楼组三个层面议事平台,即在街道层面设立“增梯专项领导小组”、在居民区层面按照“一居一支部”的原则成立临时党支部;在楼组层面组建“楼组议事会”。

自从这套“123”工作法实施以来,“临汾速度” 正在创造新的“加梯奇迹”。

“小红书”“小蓝书”帮居民了解加梯流程

其实,临汾路街道内住宅小区很集中,主要以老旧小区为主,该街道有1507幢没有电梯的住宅楼,辖区老年人口比例超过40%,住在三层以上超过60岁的“悬空老人”共有1.3万,居民加装电梯需求强烈。

众所周知,如果居民真的想要装电梯,需要填写很多表格、走各种流程,有些居民甚至花了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装上了电梯。能不能制定一目了然的指导手册?让居民能够明确知晓加装电梯的步骤,有些表格提前为居民设计好,方便大家直接使用。为此临汾路街道收集了各类相关政策、操作流程,梳理了加装电梯的几大关键节点,最终给出了两份操作指南:《临汾路街道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群众工作指导手册》和《临汾路街道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专业技术指导手册》,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作“小红书”与“小蓝书”。

“章书记,我60多岁了,想装电梯,六楼实在跑不动了,不知道行不行。”家住保德路258弄6楼的胡阿姨找到了居委会。阳曲路76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旨钦拿起了“小红书”,便开始向胡阿姨解释加装电梯的流程:“你首先要向整幢楼的居民征询意见……”章旨钦把各种表格的样张都拿给了胡阿姨,在经过推选业主代表、自管小组等一系列流程后,胡阿姨仅仅用了11天时间,就立项了。

章旨钦说:“有了这两本手册,无论是居民、还是居委会,都有了标准化办事的指导方向,我们就按照手册上一步步走,非常实用。”

加装电梯工作室一站式解决问题

加装电梯工程属于建设工程,需要聘请专门的总包公司、监理公司,老社区居民资源不多,工程又很专业,如何请到放心的施工单位成了居民的一件心事。

为了让居民安心,保证民生工程质量,临汾路街道成立了加装电梯工作室,组织专家遴选了一批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单位,提供给居民选择,加梯工作室还无偿为居民提供专业咨询、合同审核、法治咨询、工程监理、审价等服务。这样一来,居民就不用自己去外面跑,不出街区,就能找到合适的工程公司。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一年多时间里,临汾路街道17个居民区有16个实现加装电梯零的突破,共加装50台电梯,其中8台已投入使用,另有20台开工建设,22台进入报建审批流程。

在推动临汾小区老公房加装电梯走向“量产”的进程中,临汾路街道切实增强了基层力量,除了选优配强了居民区书记、主任,并选派机关科级干部担任加装电梯临时党支部书记,还不断吸纳加装电梯相关专业机构骨干为支部成员。为了充分了解和把握群众需求并同居民群众建立感情纽带,临汾路街道还以“民情日志”信息系统为支撑,做实居民区“十必访”活动,真正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

来源:潇湘晨报(新闻晨报)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