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珠三角各市现场会第八站昨日在东莞召开,中共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介绍了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刘志庚说,东莞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外资企业多、出口比重大,因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较大,但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下行收窄,部分先行指标出现回暖迹象,部分指标止跌回升,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局面基本得到遏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等省领导,以及珠三角九市的市委书记、市长,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驻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现场会。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虎门港、大岭山污水处理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东莞标检研发中心等园区、重点项目和科研院所。
在调研中,汪洋指出,东莞转变观念有突出成效,结构调整有突破性进步。虽然形势依然严峻,但光明前景初见端倪,有信心看到东莞战胜困难,继续走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前列。
黄华华说,东莞在沉着主动应对金融危机、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内外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他建议东莞接下来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促转型,一心一意抓创新,并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
人均GDP增速首次超过GDP增速
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772.4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比1—2月收窄2.3个百分点;人均GDP11553元,增长4.9%,“这是人均GDP增速首次超过GDP增速。”刘志庚说。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降两增。一季度进出口总额179.7亿美元,下降31.5%,降幅比1—2月收窄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08.6亿美元,下降25.5%,降幅比1—2月收窄1.7个百分点。投资方面,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7.6亿元,增长13.6%。消费方面,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1亿元,增长10%。
此外,一季度工业总产值1295.1亿元,下降17.8%;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4亿元,增长8.8%,增幅比1—2月提高1个百分点。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说,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东莞的形势还是很严峻,要完成今年GDP增长10%的目标,一是要抓扩大投资,二是要抓促进消费,三是要抓内销。
优质企业逆势增长
刘志庚说,目前东莞经济已经出现了八大回暖迹象,具体体现在:企业和就业稳定,劳资纠纷比上季度减少;一些工业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龙头骨干企业逆势上扬;用电逐步回升;财政金融形势稳健;房地产业止跌回升;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东莞常住人口6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2.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6%,基本保持去年水平。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一季度食品制造业产值177.1亿元,增长8.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80.4亿元,增长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6.4亿元,增长5.4%。
刘志庚说:“大浪淘沙之下,优质企业逆势增长,且增长势头非常强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增长的占29.2%,比1—2月提高12.4个百分点。在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中,1—3月增长超过1倍的企业有35家,总产值达3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增长超过50%以上的企业71家,总产值83.2亿元,占7.4%。
一季度,东莞房地产开发投资41亿元,增长29.6%,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增长13.3%,销售面积增长12.1%,销售金额增长22.2%。这一点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极大兴趣。汪洋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超过20%,东莞反而增长29.6%,很厉害,东莞为什么能增长这么多?要好好总结。”
另据统计,一季度东莞总售电量100.2亿千瓦时,下降4.6%,降幅比1—2月收缩8.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19.3%,环比增长16.1%;3月份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总收入增长9.3%,3月末全市存款余额4449亿元,比年初增长2.2%;贷款余额2495亿元,增长4.8%;一季度技改投资26.1亿元,增长1.55倍,其中工业技改20.5亿元,增长1.48倍。
此外,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8元,增长10.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277元,增长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72亿元,比年初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