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受宏观经济影响,苏州吴中区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引发了大量房地产纠纷。截至今年4月,全区涉诉要求立案的达72起,涉及可达等9家房地产企业,标的额高达上亿元。这些纠纷涉案人数多、涉及范围广,解决难度大,亟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是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运作困难。大多数开发商资金紧缩,不能在约定期限内交付房屋。
二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前期市场运作不规范,不少开发商将开发楼盘及土地使用权抵押,造成两证办理难,为引发纠纷埋下隐患。
三是少数房地产企业诚实经营理念缺失。大部分商品房在销售时都经过预售环节,书面合同一般均由房地产企业提供,房屋业主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难以有自己表达权利的机会,明显存在不对等和被动的情形。一些房地产企业在销售前期的策划宣传中,又不免有夸大及不实之处。因此,容易引起对合同约定理解不同,由此产生纠纷。
四是房价下调,部分业主有吃亏心理,欲借合同约定以开发商逾期交房、办证或房屋质量问题解除合同。
五是商品房买卖合同不缜密。由于商品房买卖合同采用的是房屋管理部门制定的格式合同,合同条款中都载明只要开发商出现逾期交房、面积缩水甚至逾期上报办证材料等情况,购房者都可以解除合同,从而导致现今“退房潮”的出现。此外,许多购房合同对地下车库的归属、公摊面积的计算、配套公共设施等问题都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造成了双方争议和矛盾。
对策和建议
一是建立全区性协调小组,在诉讼外解决纠纷。鉴于进入审判程序的被动性,面对可能出现的“退房潮”,建议全区成立由房管、土地、工商、劳动、银行、法院等单位组成的协调小组,通盘调研了解全区在售和待售楼盘的资金充足率、建材货款支付、银行贷款到期、农民工工资支付、业主情绪动态等情况,对可能由房地产引发的业主、银行、建筑商、农民工等各方主体形成的复杂债权和房产纠纷作好统筹处理规划,做到国家少损失、业主受安抚、房地产市场继续稳步发展。
二是加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招投标管理,严格审查房地产预售、销售准入条件,强化销售资金的监管力度;要注重提高房地产商品的性价比,降低房地产开发利润预期,提高住房品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对信誉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做好房地产企业的法制教育工作,督促房地产企业依法规范经营。
三是对已诉至法院的纠纷,要纳入全区性协调小组处理的范围,加强调解,与其他纠纷一起通盘协调处理,而后可能避免判决。
四是合理借用传媒力量,重塑消费者信心。目前,许多退房诉讼是因为购房者受楼市下调趋势的影响,导致为避免损失而要求退房,因此,要借用媒体的力量,为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消费者重振信心,回暖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