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房地产中介行业成长发展的十年历程
作者: 2009-06-18 10:50:42 浏览:52
信息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打印]

  起步“房虫”向实体经营转变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房地产逐渐走向商品化,房地产中介行业也开始由“房虫”走向实体经营。当时,中介公司多以操作租赁业务为主,而且大多数消费者愿意购买新房。在北京,每年仅有几千套二手房在买卖,如此微小的交易量对市场影响甚微。很少有人认识到房产中介在行业的重要性,中介机构自身也很少有管理和服务意识,行业监管意识淡薄。

  成长 初步探索连锁经营模式

  从2000年开始,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走热,二手房交易逐渐活跃。由于资金门槛低、操作相对简单,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中介公司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市场的。

  房产中介机构经营规模都不大,一些公司开始探索连锁经营模式,还有一些公司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开始重视管理和服务水平。但是,由于监管机制未健全,行业中还存在着不规范操作。

  活跃 门店数十倍甚至百倍扩张

  2005年,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和消费者购房观念的转变,中介机构迎来了活跃的发展时期。很多中介企业门店数量数十倍甚至百倍增长,更有部分全国连锁门店数量上千,这样疯狂扩张的状态也为行业埋下了发展隐患。

  在房地产交易环节,交易资金处于近乎无人监管的状态,导致部分资金被挪用并投入到开设新的门店以及现金收房业务。随着行业信息和价格的逐渐透明,行业内违规行为逐渐减少。但是,大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专业程度不高。

  寒冬 疯狂扩张成巨大成本累赘

  2007年下半年,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实施生效,房地产市场开始步入下行通道。这也导致了很多中介机构资金链断裂,之前庞大的门店规模成了巨大的成本累赘。到2008年初,不少中小型房地产中介开始停业,一些大型房地产中介机构也纷纷调整门店布局。门店数量曾居中介机构之首的“中大恒基”,一夜间关闭了近50家门店。而在2005年,这家公司曾创下一年开店100多家的纪录。

  尽管如此,随着“不吃差价”、“资金监管”、“网上签约”等一系列行业政策出台,极大规范了房地产中介行业。有业内人士分析,“寒冬”只是暂时的,随着市场格局的调整建立,整个行业仍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回升 走向专业透明

  2009年,随着二手房交易量持续放量,中介机构的春天似乎正一步步走近。业内人士称,二手房市场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未来3年内,北京城区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也很可能会转到以二手房为主体的市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良性竞争体制的逐步形成,中介机构也将迈向成熟。与此同时,中介机构也更加注重品牌和专业化的培育,在服务上更加规范、透明。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