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上海楼塌事件 凭啥让业主为“劣质房产商”埋单
作者: 2009-07-06 13:21:42 浏览:51
信息来源:华商晨报
[打印]

  上海楼房倒塌事件中的众多业主,正在无限靠近“冤大头”这个称呼。从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他们虽然是受害者,却很可能陷入由他们为塌楼损失埋单的倒霉境地。

  政府部门已公开表明,不再介入塌楼理赔,而是由开发商与业主协商处理此事。这也就意味着,政府不会先期垫付,可问题是,开发商有实力赔付或是说愿意赔付吗?

  媒体早就披露过,如果所有业主的退房请求都获得法院支持,开发商需要退还的购房款和支付的赔偿可达到7.7亿元。而截至3月31日,开发商的货币资金只有5885.99万元,净资产只有2200余万元。

  事实上,这是一个无证裸奔长达5年的开发商。这个小区自2004年开工建设以来,建建停停也有近5年时间,原本计划去年交房已拖至今年年底,结果还没交房,就先倒塌了。

  而就在此时,已陷入尴尬的业主们却遇到了新的问题:银行方面向他们催款了。银行的说法是:“虽然客户也是受害者,不过这不影响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银行方面的做法虽然不近情面,但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无可厚非。这样一来,对业主们来说就更不公平了,哪里有让他们继续为已经倒掉的房子支付贷款的道理?但面对无力赔付的开发商,他们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呢?

  至此,倒楼事件几乎形成了死结,而造成这一窘境的根源,就在开发商的资质问题。

  从已公布的资料看,该开发商注册资本金仅800万元,只是一家具有“三级”资质等级的小公司,而项目的承建商在网上甚至并没有太多公开资料可查。

  从全国范围来看,类似的开发商不仅不是个例,反而广泛地存在着,在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的背后,不规范带来的风险也迅速地积累着。而此次倒楼事件中,作为受害者的业主可能要为事故埋单的极端案例,则把开发商的资质问题推向了白热化的境地。

  此次事件中,政府不介入塌楼理赔,表面上看似乎是合乎情理的说法,但他们没有及时审查开发商的资质,却是无法回避的责任。而恰恰是土地和房产等职能部门把关不严,长期放任了低资质开发商的不规范运作,才最终酿就了这起楼毁人亡的苦酒。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商的问题难道不是有关政府部门的责任吗?既然如此,又凭啥让业主自己埋单?

  在和开发商的博弈中,购房者处于绝对的下风。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法律层面上予以硬性规定,比如开发商的资质等与购房者利益攸关的种种信息,都应该在房产局的官方网站上一一公布。而出现重大问题的开发商也必须被及时通报,这样,才能改变消费者只能通过花花绿绿的广告认识开发商的可怜局面,最终达到由资质好的开发商为购房者建造更多好房子的双赢结果。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