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政府房地产财政推动房价上涨
作者: 2009-07-18 11:03:52 浏览:42
信息来源:长江商报
[打印]

  卖地财政是我国目前所有建设用地强制征用和国家高度垄断土地制度形成的:先将农业用地低价强制征收到政府手中(城镇原有的国有土地也在政府土地部门手中),大部分土地再向用地商“招拍挂”或者以其他形式出让50年—70年不等的使用权,200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13000亿元,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收入超过9000亿元,占土地出让总收入的80%。2007年全部土地收入占到地方政府三项收入约35000亿元(税收和税收分成+卖地收入+收费和罚款)的40%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卖地收入和收费、罚款收入基本上没有进入政府财政预算内管理。
  
  卖地财政推高了地价和房价,侵蚀了城镇购房居民的利益。2007年一至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交易价格累计平均上涨12.8%,其中,一季度上涨9.8%,二季度上涨13.5%,三季度更是突飞猛进,涨幅高达15%,四季度的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也上涨了10.7%。而从房价看,工业用地一般价格较低,甚至零地价出让,“挂拍招”的一般是住宅用地,这样,卖地财政的相当部分进入房价构成,并且年年上涨,成为强劲推动房价上升的重要原因。2007年全国房价涨势凶猛,一至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房价上涨中,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外,其中相当比例是政府高价出让土地向购房居民转嫁的部分。因此,卖地财政,也是造成中国居民买不起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日益走高的土地出让金,还有政府税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对房地产项目征收的其他税费,以及要求房地产商承担公共配套项目,也是推动房价上升的重要因素。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