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厦门市计划年内推出电梯安全可靠性能评估,给老电梯评危险等级。有了这个评估,电梯的更换、报废、大修、改造等都将有依据。
7月19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张金龙就电梯管理接听市长专线电话。他说,厦门市已有2100多台电梯使用了10年以上,属于“高龄电梯”,控制和拖动方式落后,有些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交流双速,设备档次低,可靠性较差。由于零部件、线路、安全保护装置老化,故障多发,电梯安全运行受影响,急需更新、改造或报废。
但目前,国家没有标准监管哪些应报废,哪些要大修、中修。
因此,厦门市已计划对“高龄电梯”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分出危险等级,建议使用单位报废、改造、大修或者维持现状运行。另外,对于运行年限较短、但故障不断的电梯,则开展运行环境的总体评估,找出影响电梯运行的不利因素,明确加以解决。
目前,评估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近期进一步论证后,年内推出具体办法。对于“高龄电梯”,厦门市还将缩短定检周期,加强检验,监管更及时。
运行超过15年、无大修价值的可报废
什么样的电梯考虑报废呢?张金龙说,只要做好日常维护,中大修后注重科学管理,电梯能安全可靠运行,就无需考虑报废问题。
但当电梯出现以下现象时,需考虑报废:因电气、机械部件严重缺损,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电气、机械设备十分陈旧,已大修3次以上,再无大修价值的;使用年限超过15年以上,且无大修价值的;由于建筑物严重倾斜或沉降,导致电梯设备运行倾斜大于15°的;经火灾烧伤严重或电气设备经水浸泡时间过长,无法修复的;设备陈旧、功能不全、性能差,客户提出更换的等。
#p##e#要换电梯,业主可协商共同出资
现在厦门市一些老旧小区电梯已接近使用年限,更换新电梯费用怎么出呢?张金龙建议,可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由电梯的所有权人承担。电梯的所有权人将电梯交付他人使用管理的,应与使用管理单位签订书面合同。
没有专项维修资金的小区电梯,业主需要协商解决,共同出资。比如香江花园9台德国慕尼黑客梯,从1993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运行频繁,故障率较高。维保公司的维保基本到位,已向物业提出改造方案,但由于资金长期无法落实,方案一直未启动。
目前,厦门市有好几例成功案例,通过业主和物业双方协商实现更换电梯。如美仁宫大厦,由物业牵头,根据层高不同按比例收取资金,部分有能力业主多出资金改造。
厦门市电梯密度比发达国家高一倍多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截至2009年6月30日 ,厦门市共有电梯15940台,其中在用电梯14831台,每万人拥有电梯64台,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每万人30台。
这些电梯中,使用15年以上的300多台,20年以上的35台,个别已经选择更换或报废,停靠40层以上的有18台。
厦门市电梯主要集中在思明和湖里两区,约占六成多。电梯品牌集中度大于60%,主要有6家公司经营,电梯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有较好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