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据深圳房产信息网监测最新数据,2009年上半年深圳全市新房共成交387.6万平米,成交均价12340元/平米,龙岗、宝安、南山是成交量最集中的三大区域,共成交5851套,占全市总量的87.6%。龙岗区成交133.5万平米,14294套,占全市总量的34.5%,成交均价8557元/平米,宝安区成交以中大户型物业为主,共成交127.3万平米,11922套,占全市总量的32.8%,成交均价11709元/平米,南山区成交79.2万平米,9635套,占全市总量的20.4%,成交产品以中小户型为主,成交均价15753元/平米,福田区成交19.8万平米,成交2219套,占全市总量的5.1%,成交均价21672元/平米;罗湖区成交17.4万平米,2069套,占全市总量的4.5%,成交均价15006元/平米,盐田区仅成交10.5万平米,1245套,占全市总量的2.7%,成交均价20397元/平米。
从光彩的数据背后不难看出,在经受08年“冬天”的深圳楼市,已在09“小阳春”的带动下,一发不可收拾。08年打击最大的南山区,目前成交价格已恢复到07年3-4月份水平,特别是蛇口依海而建的半岛城邦二期,自09年元旦开盘后,上半年共销售10万余平米,成交均价已高达20000元/平米;同样龙岗区,08年一度出现过6000平米的精装小户,而目前在公园大地(查看地图)、第五园、金域华府等盘的带领下,价格上升至13000-14000元/平米;相对福田,在新世界四季山水(查看地图)花园、天安高尔夫珑园(查看地图)的等区位绝好、售价高的楼盘刺激下,价格变化不大,均价保持在20000元/平米左右;罗湖也如此,以有限的投资型小户型为主,也保持了15000元/平米的销售均价,相比08年同期至少有20%的涨幅。
09年上半年深圳楼市这样的现象,就连各地产大佬也说不清、道不明,何况象我这般的“小偻偻”,但仍就此发表一些拙见:
一、深圳经济形势未见明显恶化,奠定了楼市稳定发展的基础。
一季度深圳市GDP增长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且对外贸易降幅正在收窄,只要外围经济不进一步恶化,我们跑过大市的几率比较高。此外,就全国而言,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已初见成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经济形势的稳定使人们已经对“经济危机”初步具有了免疫能力,不再谈虎色变,更愿意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的置业计划。
二、政策效应正在凸显,大量刚性需求得以释放。
2008年,是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年”。中央、部委及地方出台的各种政策及文件有近百项,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大大小小的针对房地产的新政层出不穷。国家实行减税减息政策、反囤地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等等,对楼市的供求、成本、购买力和预期已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一项政策的推出并非立竿见影,常规都要滞后三个月才会显现其效果。再加上09年年初降低首付、减免税赋、降低利息等政策出台、一些楼盘的促销和二手楼市的热销,对持续观望的消费者,特别是首次置业者,有了本质的观念转变,从“持币坐等”到考虑“快速动手”,刚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演了此轮增长。
三、2008年土地流拍频繁,土地供给短期预期明显。
2008年商品房销售减缓,房企资金压力加剧,拿地热情骤降,2007年以前活跃拿地的企业,2008年在公开土地市场均没有行动,导致流拍、流标暴增。深圳2008共出让房地产用地35宗,其中住宅用地11宗、商服用地17宗、综合用地1宗,最后成交仅成交27宗,创深圳五年来新低。某种程度上讲,土地是房价的期货,有效供给的缩小导致高房价预期,导致很多潜在购房者提前了置业计划。
四、响应“拉动内需”需要投放大量货币,通胀预期促使投资人士重新入市。
为增强市场流动性,国家将在两年内投资4万亿用于拉动经济增长,试想,4万亿投资,加上乘数效应,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通胀空间,从而改变民众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更多的人愿意把钱放到能有效对冲通胀的资产上,股市萎靡,金价波动厉害,楼市则成为最好的选择之一。就像身边的朋友,以前很多考虑09年换车,随着油价的上涨,多数已把剩余的钱投入到小户型投资上,甘愿做起了“收租公和收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