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3000点以上的行情已经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但行情始终强健如故。A股“孤傲不驯”的原因是国内超丰裕的流动性。其中,实体资本外溢是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因素。任何资本都有逐利的天性,如果实体经济能像前几年那样有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市盈率倒数是10倍),实体资本就很难对20多倍市盈率的股市产生浓厚兴趣。
除股市外,房地产市场也明显受到了实体资本外溢后“物化资产”的推动,目前房价附加上一买一卖的高昂交易成本后,很难说还有多大的增值价值,但各类资本对2%左右(市盈率倒数是50倍)租金收益率的房地产市场仍趋之若鹜,这从侧面反映出实体领域目前的投资收益率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非常低。资产价格泡沫化可能成为一种合理现象,并成为一种常态,在较长时期内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一个新泡沫时代。
投资者普遍对3000点以上行情“敢看,不敢做”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大盘新股发行与央行货币政策出现微调。其实,央行启动票据发行和大手笔正回购只是对三季度公开市场2.8万亿元巨额到期资金释放,以及5200亿元国债到期兑付的一种对冲行为,绝不是调控政策转向的信号。实体领域中私人部门的投资还没有起来,会带来经济二次探底的后顾之忧,刚刚超额释放后的银行也会面临巨大的坏账压力。因此,宏观层面上目前还没有政策转向的动力,我们可能多见微调,但还不会看到明显的政策转向。
相对于上半年的超额投放,2009年下半年货币投放力度即使有所收敛也是正常的,但不会改变年内市场流动性继续泛滥的整体格局。数据显示,6月份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出现加速上扬,显示社会现金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宽裕。同时,以M1目前的增速,到7月份很可能与M2(广义货币供应量)出现金叉,M1与M2出现金叉历来被视为流动性层面上牛市确认的标志。因此,后期行情可能随新股发行加码、中期业绩压力、投资者心里不踏实而时有震荡,但还不会出现硬调控、硬着陆的逆转性回落。流动性充裕下的强势震荡,进而意味着“乱涨”的个股行情仍会非常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