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明年经济 网民最期待平抑房价
作者: 2009-12-12 11:53:29 浏览:55
信息来源: 新京报
[打印]

  京报调查

  1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就业 28.27%  房价涨落 58.84%  物价 2.08%  工资收入 10.81%

  2 你怎样看待今年的经济?

  不好说 13.31%  与预期差不多 66.11%  好于预期 12.27%  低于年初预期 8.32%

  3 您如何看明年的中国经济?

  明显复苏 2.29%  不好说 20.37%  增速减慢 35.55%  保持增速 5.41%  出现通胀 36.38%

  4 你觉得确保明年经济向好,最关键的工作是?

  其他 3.33%  促进消费 6.86%  平抑房价 70.89%  防止通胀 11.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政策要不要退出的激烈争论,最终被定下调。此前,因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33%以上的高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对外贸易降幅也明显收窄。曾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如此亮丽的数据,并随着通胀预期渐起,刺激政策退出应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或者应该逐步实现。

  明年经济会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也是围绕经济工作会议学者争论的一个焦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客)发表文章,市场预期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为9%,但实际上存在很强的超预期可能。2010年投资额度要高于2009年,投资总额和新开工项目超预期,明年投入规模应该超过7万亿元。

  但在新京报网“你如何预期明年中国经济”调查中,仅2.29%的网友选择了明显复苏,选择增速减慢和出现通胀的分别占35.55%、36.38%。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著名教授许小年也表示了自己担心:官方数字我们读不懂,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长7.7%,低于全国这个数字的只有三个省市,有18个省市的GDP增长是达到了两位数,我们不知道信哪些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前半年宏观的数字还会继续好转,但大规模的烧钱,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不能长期持续,否则会给银行体系的健康带来灾难性后果。

  明年经济资产出现泡沫也是舆论集中的焦点。财经评论人牛刀(博客)也表示,我们常说的三驾马车已经颠覆。出口是负增长,投资又是一飞冲天,消费原地徘徊,只剩下投资一驾马车了。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不管是投资一飞冲天,还是生产和生活成本的非理性提高,本质上是因为房价泡沫吹得太大了,将破未破的恶果逐步显现。所以,要调结构必须先化解房价泡沫。在新京报网“确保明年经济向好,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问题调查中,70.89%的民众选择了平抑房价,11.02%的人选择“防止通胀”。

  与通胀风险相比,经济学家樊纲也认为,明年真正将面对的风险就是资产泡沫,比如,股市,楼市价格发生“爆炸”,资金的冲击产生大幅度上涨,引发市场泡沫。他保持着担忧,美国低利率导致全球资金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很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经济动荡,这对于中国而言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p##e#

  ■ 专家观点:马光远

  12月7日,为时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毫不讳言,本届经济工作会议所引发的关注度是空前的,从会议日期的扑朔迷离到明年宏观政策的走向,都引发了诸多的猜测。而此种异乎寻常的关注,一方面折射出民众对本次会议的莫大期待,另一方面亦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矛盾让政策的选择极为困难。

  新京报的调查表明,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上,在工资收入、房价涨落、就业和物价四个选项里,58.84%的人选择了房价涨落,而28.27%的人选择了就业。看来,房价和就业问题的确成了最显性的热点问题。但面对次尖锐问题和全国房价疯涨的事实,会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关于房地产问题,会议只提出两点: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这其实意味着关于契税、营业税等的优惠政策应该在2010年会继续,同时,可能在信贷方面严控二套房贷,抑制投机性购房;二是要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在2009年完成得很不理想,会议重提,似有真正加强之意,但如何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没有相应的举措。而会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取消二手房营业税优惠的决定,成为政府调控房价的第一步。

  在如何看待今年的经济表现上,只有12.27%的人选择了“好于预期”这个答案,而选择“不好说”的人竟然占了66.11%。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对中国经济复苏前景的重大分歧。诚然,在2009年全球经济动荡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完成“保八”的壮举,成绩自是值得骄傲。但如果我们将“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视为公共政策的一揽子目标,则除了“保增长”可圈可点之外,“调结构,促改革和保民生”的工作很显然没有过多的浓墨重彩之处。而且,在新问题出现的同时,老问题更加突出,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

  而对于如何看待明年的中国经济,调查结论比较复杂,评价的难度较大。35.55%的人选择了增速减慢,而36.38%的人选择了出现通胀。增速减慢,符合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注重增长质量”的定调。笔者认为,就2009年的物价形势来看,通胀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从今年价格的走势来看,尽管我们的同比还呈现出下降,但是从7月份CPI的环比出现持平之后,8月份、9月份环比都出现了上涨,PPI环比连续出现了7个月的上涨。而农产品价格和水、电、煤等价格也一片喊涨。我们不能在真实价格膨胀,货币投放天量的情况下依然用已经失真的CPI来欺骗自己,如果不对通胀问题未雨绸缪,一旦引发恶性的通胀,将戕害经济复苏的成果。

  对于明年经济的主要任务,有70%以上的人选择了平抑房价,而出乎意料的是,认为应该促消费的人只有6%。居民消费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民生问题和体制改革问题。很显然,民众将制约消费的最大不利因素归结于房价问题,这并非没有任何道理。而对于促消费,会议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城镇化入手,试图从制度层面上,构建起一个解除消费后顾之忧,解决消费能力不足,扩大有效消费群体,解决城乡消费失衡乃至于国、民财富再分配的全面的制度体系。

  不管如何,明年经济会议的重点离不开促消费,调结构,防通胀和压房价等民众关心的焦点话题。经济工作会议所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绝非盛世危言,而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自救之举。为确保中国经济转型百年工程的安全和民生的完善,对抗利益集团的干扰,与此相应的制度建设的作业必须正式提上日程,并且具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性。我们不能说别无选择,但是应该认识到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举棋不定,更无法以任何理由逃避一次攸关中国经济未来的制度选择的深思与决断。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