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竣工近两年,可实际正常运行却不超过2个月,位于河南南路、复兴东路路口的天桥电梯一直为附近居民所诟病。读者王女士昨天致电晨报热线,反映该天桥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专设的四部无障碍电梯常年“罢工”,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极大难题。
河南南路、复兴东路路口地处交通要道,为保障车辆通行,2年前这里建起了一座中央人行天桥,通往路口的四个方向。考虑到通行方便,天桥4个方向各安装了一部厢式电梯,供老年人和残疾人优先通行。但居民高兴的心情并未持续多久,很快他们便发现,这4部电梯实际上只是摆设。“刚造好的时候用过几天,很快其中一部电梯就坏了,后来干脆4部全坏了,也不见人来修,大家只好每天爬台阶上下。”住在附近的王女士抱怨,天桥的台阶多达40多级,走一次便令人气喘吁吁。
记者看到,天桥下的4部电梯都没有通电,外围均被围栏围住,其中3号电梯的按钮面板还破损不堪。行人上上下下,无论老人、残疾人士都要爬上很高的天桥台阶,这使得原本为便民而造的电梯形同虚设。住在蓬莱路上的王老先生告诉记者,附近的云悦酒店门口常有老人晨练,以前还能乘坐电梯上下,可如今只能减少晨练的次数,甚至冒险穿越机动车道。王老先生的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了证实,记者看到短短20分钟内,便有3名行人迎着车流穿越复兴东路,险象环生。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使用轮椅的残疾人士。记者注意到,由于天桥的存在,路口并未设置人行横道线,而且双向通行的道路中央都设置了隔离栏。要过马路,必须走出一两百米远才能找到人行横道线,这令残疾人士叫苦不迭。不仅老年人、残疾人对电梯抱怨不止,甚至年轻人也不例外。“我每天上班都要背个沉重的电脑包,穿的又是高跟鞋,平时走台阶已经很不方便,碰到下雨天更是生怕在台阶上摔跤。”家住附近的胡小姐说,以前还能偶尔沾无障碍电梯的光,如今一下雨就只能多走数百米路,绕行通过天桥。
记者从负责天桥管理的黄浦区市政工程管理署设施管理科了解到,天桥建设方为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设置了4部无障碍电梯,目前尚在保修期内。对于电梯频繁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原因,设施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并非建设方,因此并不清楚电梯的质量,只说:“使用的人多,而且使用人的素质有好有坏,导致电梯经常出现故障。”
设施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在电梯出现故障后,已将情况报给建设方,目前故障已经修复,但按钮面板因缺材料而暂时未能完工。为避免意外,需等原材料到位后才能正式恢复运行。